安排好了收天麻的事,顧猛開始了學生生活。
9月11號下午,學校沒有安排課程,各班開班會。
高三總共兩個班,一班文科,二班理科。
顧猛在一班,班上有七十五人,女生不到十人。
農村裏民風閉塞,重男輕女的現象很普遍。
女生們到了十六七歲,家裏就張羅對象,來年結婚生子。
隻有家庭條件好學習好的女生,才有繼續學習的機會。
女生們大都留著齊耳短發,素麵朝天,衣著打扮向男生靠攏,或灰或藍色的長袖,不露一點春色。
顧猛進教室時,大致掃了一眼班上的同學,大都是陌生人。
前世他沒有讀高三,去縣裏撿垃圾,後又挖煤跛了腳,混得慘兮兮的,沒心思聯係以前的同學,也不知道這裏能有幾人成才。
等學生到齊了,班主任老蔡進了門。
老蔡其實也不老,三十多歲,隻是英年早禿,看起來四五十歲。
他跟著年紀走,給顧猛當了三年語文老師兼班主任。
第一個主題就是排座位。
顧猛一米八三,個頭最高大,班上七十五個人,他坐在最後,一個人獨霸一張桌子。
他的前麵是原來的同桌張一馳。
排完了座位,班主任老蔡開始開班會,主題是政治思想問題,先講一講目前的國家形勢,再說一說高三的計劃安排等等。
顧猛沒有聽,他拿著本子,在進行自我總結。
怎麼才能考上大學?
文科考六門,語數外,政史地,語文數學各120分,英、政、史、地,各100分,總分640分。
去年的本科線460分。
要考上一所讓母親滿意的大學,還要比趙文考得好,他記得趙文考上了江漢大學,這所大學全國排名前十,怎麼才能考得比他好呢?
總結優劣!
先說劣勢。
一是學校教學條件差。
綠嶺中學高三一百五十人,曆年上本科線的學生不超過八人,上重點大學的,幾年沒出一個。
因為教學條件太差,趙家老三趙文老四趙武,在鎮上讀到初中,到了高中,他早早地托關係,進了縣中讀書。
很多成績好的學生跟他一樣。
學校優秀生源嚴重流失,導致學校一屆不如一屆,今年考上了五個本科,明年不知道能考上幾個。
二是顧猛偏科。
就顧猛上學期考試情況而言,他數學成績最好,語文、政史地,成績一般,英語很差,上學期期末考試總分隻考了380。
高考題考試的題型更全麵,難度更大,前景堪憂。
第三個劣勢,最嚴重的劣勢。
他離開學校太久,腦子裏的知識點都忘得一幹二淨,重新撿起來,難度很大。
哎!
上次為了安慰母親,答應得太快,一不小心把自己放在了燒烤架子上烤。
顧猛很為難。
他默哀了三分鍾,又開始總結優勢。
細細想來,自己有三個優勢。
一是他記得85年高考的作文題目。
當年他沒能參加高考,這是他心中的遺憾。
那年高考時,他在縣上收垃圾。
後來他在垃圾堆裏找到了一份當年的高考試卷。
因為不甘,他認真做了一遍。
過了這些年,大部分題目忘了,當年的作文題目,他還記憶猶新。
題目是:以“澄溪中學學生會”的名義,給《光明日報》編輯部寫一封信,反映情況(化工廠排放廢水廢氣汙染),申述理由,呼籲盡快解決。
二是他對數學試卷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