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進學堂讀書不是一件容易事【四】(1 / 2)

第十六章進學堂讀書不是一件容易事【四】

解淳嚐試著自己出題目,等自己琢磨著寫作完後,與腦海中的八股名篇一比較,唉,自己都看不下去此等臭文章,如此修修改改幾遍後,不知不覺間就到了午飯時分,張母果然買了不少豚肉,她把大多數豚肉都夾到解淳碗中,解淳看到那肥肥膩膩的豬肉,根本沒有食欲不想吃,但想到劉習老夫子初次見麵時的情況,就硬著頭皮大口大口的吃起來。

一旁的張誠大聲叫著‘母親偏心’,手中的筷子卻不去夾肉片,隻是撿些蔬菜吃,解淳看了大受感動,心中暗自尋思著,如何給張誠母子謀求一份掙錢的產業,他突然想起後世滿大街的小吃攤鋪,頓時眼前一亮,從哪麼多的小吃中,挑選出任意一種,也能掙夠吃穿零花,但行商在明朝屬於賤籍,賣小吃也不知道如何分類?

解淳猶豫一陣後,就開口詢問張誠:‘‘表哥,人們都說行商屬於賤籍,街頭賣小吃的屬於賤籍嗎?’’

張誠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壓低聲音訓斥道:‘‘子厚,你可不要在外人麵前胡說,賣小吃如何屬於賤籍,賤役指倡、優、皂、隸,娼是指妓者,你年紀幼小長大後就會知道;優是指戲子,也就是唱戲說書等職業;皂是指縣衙內的衙役;隸是指在衙門的馬夫夥夫更夫等,再就是仆人傭人等賣身者。行商者雖然排在士農工商之末,但仍可參加科舉考試,以前洪武太祖時期,規定商人不準穿綢緞錦衣,現在你看商人那個不是身穿錦衣緞靴?’’

解淳點點頭表示懂了,他看看張母的臉色,小心翼翼地問道:‘‘我在街上看到有賣碗坨兒的小吃,嚐了嚐味道不是太好吃,姑姑如今身體日益見好,我想做一份碗坨兒,讓姑姑嚐一嚐,是不是比外麵的好吃?若是好吃的話,姑姑在外麵賣碗坨兒,豈不又增加一份收入?’’

他又停頓一下,小心追問道:‘‘我年幼不知世間規矩,若實在不行,姑姑和表哥不要怪罪於我。’’

張母奇怪的望了他一眼:‘‘淳兒年幼無知,不知世間規則,你有此秘方須保密保管,等以後見到你的父母,交予他們手中用作傳家之寶。你我雖份屬姑侄,姑姑卻不能貪你的秘方。’’

解淳再三解釋,張氏母子執意不聽他的勸說,三人爭執到最後,張誠大為惱火:‘‘淳弟年幼不懂規矩,我母子二人又怎能窺測你的秘方?若淳弟再堅持不聽我的勸告,誠隻能把你送回鄉下舅父舅母處,你還小不知道做人的規矩,秦典吏身為官吏,還破例叫我一聲賢侄,就是我以誠待人換來的榮譽,淳弟若執意如此,就是敗壞我張誠的名譽,誠隻好翻臉把你送回去。’’

解淳見張誠發怒,知道觸犯了他的忌諱,就開口再三道歉,張誠才止住怒火,微笑著安慰解淳:‘‘淳弟年紀尚幼,雖然生性聰穎,但不知道世間險惡,以後我一定會多多與你解說。若你以後再有此等秘方,可不要與人隨便亂說,小心有小人從中使壞,暗中謀取你的秘方,這種事情常有發生,甚至出現過人命官司,淳弟不可不防。’’

解淳此時猛然大吃一驚,自己來自後世平安社會,重生以後遇到的都是好人,張誠母子、劉易劉掌櫃、秦典吏等,卻忘記了世道險惡;即使後世有保護商標條例,還時常出現‘山寨’和‘假冒’事件,更何況現在大明朝是以人治國,哪裏有那麼多公平公正在?自己以後要多加警惕戒備才是。

解淳不再堅持己見,就迂回改變思路勸說張氏母子:‘‘既然表兄執意不同意淳的建議,那這樣好不好,姑姑出麵賣碗坨兒,我隻是提供出醬料秘方,若有所盈利,我占二成姑姑占八成,以後我再把秘方告訴父母,他們在我家附近集鎮上,再開一家碗坨兒店如何?’’

張氏母子仍在拒絕,神情間卻沒有剛才那麼激烈,最後解淳隻好大叫道:‘‘表哥要不我倆立一個契約,將這些一一寫明,以後有人若要質問表哥,兄長可憑此契約保持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