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直擊人靈魂深處(1 / 1)

如村長所說,蘇音他們一路走來,見到的全是老人和小孩,年輕勞力全部都去外地打工了。

蘇音早就猜測過,這裏的教學條件會很落後,卻沒想到差這麼多。

有好幾個孩子,都十幾歲了,連英文字母都不會說,更嚴重的是,有很多連普通話都不說。

簡直匪夷所思。

“山區不是有信號鍋嗎?沒事的時候可以看電視啊!”也不至於連普通話都不會。

“是有,但很少有人看,一是孩子們要幹活,平時除了上山采藥,還要把曬幹的藥材拿到鎮上去賣,根本就沒時間,二來村裏都是老人,他們自己都不會說普通話,孩子們就算學了也沒人對話,久而久之就不學了,自然也不會說。”

越是聽村長說,蘇音就越覺得難以接受。

她從小在皇城下長大,見慣了揮金如土,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奢靡生活。

以前聽過不少山區貧困兒童的事情,也有了心理準備。

結果等親眼所見,才知道貧富差距限製了她的想象力。

“不過也沒那麼差。”村長指著不遠處半山坡的一間屋子,“看到那沒?小美就住那,她是唯一一個上了大學還肯回來山裏教孩子讀書的人,對了,她也是你們美院的學生,今年正好讀大三。”

蘇音很驚喜,人在陌生地方對自己的校友,有著莫名的熟悉感和親切感。

於是問道:“她家就是這裏的?”

“對,她是個孤兒,隻有一個婆婆,當初她能讀美院,除了天分我們全村的人都出了不少力,咱們這地方窮啊,又窮又偏僻,能出去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大家夥兒也就沒想著要啥回報,但這孩子有心,從初中就在外麵勤工儉學,每年都拿獎學金,隻是她婆婆身體不好,兩人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村長口中的婆婆,就是奶奶的意思。

其實不止是小美她們,在山裏的人都不好過。

蘇音就見到好幾個才五六歲的小孩子,背著一人多高的背簍,裏麵裝滿了柴火跟藥草,壓得小孩子背弓成了蝦米,直不起腰。

心酸極了。

“村長,我想去小美家看看。”

既然小美是這裏的人,又是她的校友,那她去找小美一定能了解到更加具體的情況,而且還能製定出相應計劃。

此時此刻,蘇音心底有一個強烈的願望,等她回去以後,她一定要給村子裏捐錢,並成立一個項目。

她要幫助這裏的孩子走出去!

“小美她現在不在家。”村長說,“你要找她就明天來,她明天要去學校給孩子上課,到時候你就見著了,我先帶你們去住的地方看看,你們辛苦一天了早點睡,這裏條件艱苦,有什麼需要你們盡管提出來,我們一定滿足你們。”

其實已經很好了,這裏靠山,多的是野味,晚飯就是竹筒米飯和各種野菜,以及一些野生的兔子,雞肉,豬肉這些。

山裏的人對蘇音一行人很重視,他們越是熱情,蘇音心裏就越難受。

因為他們太渴望這些老師留下來,能夠給這裏的孩子們帶著新的知識,叫孩子們知道外麵的世界有多美好。

那天晚上,蘇音心情複雜,久久不能平靜。

她在自己的微、博上寫到:隻有看到過,經曆過,才知道自己有多麼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