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林如海打點,鄭太醫手中又有宮中同北靜王兩處的牌子,一路俱各平安,不日便在金秋交際之時到了京城。
賈府中與黛玉交好之人俱都候著,好不容易盼到午後,才總算聽到下人來報:“林姑娘進府了。”
原本王熙鳳是屬意讓賈璉親自去接的,一來是因為跟林黛玉的情誼,二來也是想賈璉在林如海麵前多露些臉。
畢竟賈璉做生意尚可,但是卻無半點兒讀書做官的跡象,將來承襲了侯府,官場上少不得要林如海照料。
隻是林如海到底不肯賈璉在中秋之前離京來接,唯恐給人添了麻煩,便早早去信說林黛玉同鄭太醫一同回京,路上有人照料,是無妨的。
前次有賈雨村,此次有鄭太醫,倒也說得過去,王熙鳳便也不再強求。
她如今方知道“不強求”一字才是為人正道,便是對賈璉,知他好不了三日,也不再多說。
林黛玉進府來,見諸人齊齊迎接,少不得又要哭,連忙岔開話兒道:“我跟爹爹分離,好容易才哭好的,若是一來你們這裏又哭,那我不如立時回去的好。”
眾人才忙不迭止了淚,說些致喜之詞。
寶玉雙目含情,心中品奪黛玉,覺得林黛玉出落得越發超逸了,更是歡喜不已。
林黛玉這一次倒是跟原著一樣帶了許多書籍回來,隻是原著中林黛玉帶的肯定不是她這些誌異雜談。
要不怎麼說林如海寵女呢,知道林黛玉不愛看正經書,除了詩詞之外,便是最愛這這些旁門左道的書,也不多說她,反而盡心去尋,除了那些個實在有違立法的話本子不曾搜尋之外,其他書足足得了有半箱。
旁個人林黛玉自然是不肯讓他們看的,唯獨寶玉,寶玉進來瞧見她這裏都是些誌怪雜談,果然不曾有意外之色,隻歎道:“妹妹果真博學。”
林黛玉笑著將一套博物誌送到寶玉手中:“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如今你我暫且不能行那萬裏路,便從這書中看看別人是怎麼行這萬裏路的,也算是修行了。”
寶玉笑道:“此事正是應該。”
一邊說著,雪雁跟初來乍到的停雲很有話說,一直都在問她金陵如今的樣子,還有府中的舊人,一時忙說話,手中不停,忙著打掃臥室,安插器具,又將些紙筆之物分送寶釵、迎春、寶玉等人。
這頭料理完了這些,林黛玉親自帶著東西去給老祖宗請安,白日見的時候人多口雜,林黛玉未曾說什麼,現在是特特來的。
“老祖宗,你可會怪玉兒?”林黛玉將這一次帶來的人都跟賈母告知了一通。
雖賈母一定早就知道了,但是親口稟告又是另一番情誼。
古人做客分為兩種,一種是禮數要周全,吃穿住行恨不能都帶個家當,方顯尊貴,但是另一種便是林黛玉這種。
若是陣仗太大,反而顯得生分,就好似後世走親戚一般,若是連床單被套都要自帶,便是顯得失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