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覺得自己仁至義盡,關心也到位了。
對於林如海來說,當然是不夠的,但是他身為人臣,他也很清楚,皇上隻能做到這個份上了。
皇上唯一不能理解的就是,他跟賈敏的感情。
賈敏死後,他真的是萬念俱灰,人仿佛一夕之間就蒼老了數十歲,再也提不起精力了。
那些暗地裏的銀子少了一大半,的確,有他刻意為之,但是更有原因是,他當時連活著的想法都沒有了,哪裏還能管得上這些事呢。
能夠勉力將巡鹽禦史的事兒做好,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可是皇上不這麼覺得,他覺得不夠,他覺得這是林如海在跟自己叫板。
皇上心裏很清楚,這事兒跟那些個做私鹽行當的不無關係,但是他不說,因為眼下那一攤子,還動不了。
他是真不知道,林如海那幾年因為先後喪子喪妻,真的是活著都費勁,他也差了,但是查不出來,也就不了了之,他還真沒有報複或者要挾的心思。
是後來,這幾年,被自家女兒開導之後,林如海重新想活,又因為天花那事,叫林如海起了疑,這才知道,原來當年的事情,跟私鹽有關。
更知道,原來皇上知道這些事。
從前林如海是真不恨,但是現在也是真的恨。
林如海對著皇上,心中也滿是諷刺,這就是忠臣的下場嗎?
皇上心裏還是有些愧疚的,一開始他還真是想要中和一下,他不逼林如海那麼緊,但是林如海也給點麵子。
可是,這一切都在他知道跟林黛玉訂親的人是北靜王之後蕩然無存。
你要是隨便選個人,朕隻當你是愛女心切,玩些小把戲,也無傷大雅,隻要把銀子給足了,什麼都好說。
皇上有這想法,當然也是因為江南越來越富庶,鹽業越來越興旺,很多人都瞄準了林如海的位置,給皇上吹風的人也就多了,皇上隻知道林如海是應該越來越有錢的,至於林如海心情如何,那根本不在皇上的考慮範圍內。
反正朕就是要銀子,你給朕銀子,朕就給你麵子。
可是,千不該萬不該,你不該用朕忌憚、痛恨的人,來對付朕。
皇上在知道訂親之人是水溶之後,勃然大怒。
林如海直接就從宮裏進了大牢,半點兒餘地都不留。
皇上對北靜王,那是一萬個痛恨,一萬個咬牙切齒:“水溶,朕對你還不夠好嗎?你做下這樣的事,叫朕如何處置?”
北靜王很冷靜:“皇上想多了,臣跟林姑娘是自幼繈褓跟娘胎的親事,之前之所以沒說,也是因為臣年幼,家中又出了那麼些事,沒顧得上這邊。”
“而林大人也攜家眷去了外放,並無過多聯係,後來林姑娘進京,臣才跟林姑娘有所往來,隻是林大人不在京中,我身上也有差事,所以一直隻是照看林姑娘,並沒有將此事宣揚開。”
“是上一次臣去金陵辦差,知道林大人在淮揚,臣才前去拜訪,將親事定下來的,若是皇上覺得這其中有詐,那都是臣的錯,跟林大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