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寧忠景考慮的卻不是這方麵,他的想法與寧渝相同,那就是要把人用到合適的地方,道:“渝兒,這番事情你無需擔憂,如今家族產業正在逐漸擴大,後麵所需人手也不少,可以先讓他們跟著學,總有口飯吃。”
這番話倒是與管家周福一致,若是原先寧渝也就答應了,不過現在的他卻別有一番考慮。
寧渝稍微斟酌了一下,道:“多謝祖母和三叔的恩典,不過渝兒倒是有另外一番打算。那就是渝兒想把雲夢的莊子重新歸置起來,準備以這些孩童為主,教導培育他們,他們都是孤兒,無依無靠,日後必當死忠於我寧家,將來想必也是助力。至於錢財方麵,前期我可將自己賬上所有錢財都拿出來,後麵等發展起來,就無需擔心了。”
還未等老夫人開口,寧忠景便搶先道:“渝兒你有何打算?要知道,那雲夢縣雖然離這裏不過五六十裏地,可畢竟歸屬於德安府,而我寧家主要勢力還是在漢陽府。”
寧渝作為前世穿越人士,自然知道雲夢是一塊多麼好的土地。此地早在春秋時期時期就已經建起了一座楚王城,當時吳楚征戰,楚平王令子昭王築此城,而後數千年時間裏,盡顯人物風流。
不過真正吸引到寧渝的原因,是因為鹽,這種看似不起眼,卻在如今這個時代堪稱聚寶盆的東西。
在後世探明,雲夢縣的井鹽儲存量有兩百八十多億噸,素來享有“鹽海”的美譽。可是在如今這個年代,雲夢的鹽礦還沒有被人大規模開采,湖廣行省更是曆來被被視為缺鹽地區,用鹽主要靠調入淮鹽、川鹽等來滿足。
一直到鹹豐年間,時任湖廣總督張亮基才派人在應城及雲夢等地勘驗,並開始熬製礦鹽,“應鹽”至此發軔。寧渝相信,若是在這個年代就將雲夢的井鹽利用起來,整個寧家的實力將會得到天翻地覆的變化。
想到這裏,寧渝便道:“三叔,在我下山之前,曾與圓慧大師請教過,當時大師跟我說過一個天大的機密,那就是在雲夢似乎有井鹽,隻是具體位置卻不清楚,因此我打算帶著這些孩童在雲夢莊子裏先住著,一方麵培育人才,另一方麵就是尋找這井鹽蹤跡。”這番話倒是說的半真半假。
“井鹽?你可沒有哄騙你三叔?此事可萬萬不能開玩笑!”盡管寧渝說的不清不楚,可是寧忠景依然被鹽這個字刺激到了。
什麼是鹽?那就是藏在地裏等人來挖的錢!甚至在亂世時期,鹽比錢更珍貴,屬於國家戰略資源!
如今,寧家居然有機會能獲得一個井鹽的礦,這可不是一件非同尋常的小事!比起寧家的那些商鋪重要多了,楚地本來就缺鹽,川鹽和淮鹽運到漢口價格不知漲了幾番,喂飽了多少鹽販子!
寧渝不為所動,道:“三叔且不要著急,此事還需小侄進一步查驗,正好順著這個由頭,也不會引人注意,如有所得,小侄必然會通知族裏。”
老夫人聽了半晌,卻是年紀大了,有些迷糊,也不多問,隻是拉著叔侄二人一起吃了個飯。
飯後寧忠景也不再多留,拿著賬本就去漢陽城尋二哥寧忠源了,一來寧忠源作為族長,理應知曉去年寧家的收支情況,二來就是因為寧渝所言井鹽之事,需要同寧忠源商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