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得到了政事堂的大力支持後,寧渝便加快了擴軍的步伐,從人員、裝備到軍事訓練上,都幾乎是大跨步前進,原先雛鷹營的士兵幾乎人人得到了提拔,成為了軍官,將雛鷹營的一套開始灌輸下去。
新的複漢軍總規模人數為一萬五千人,雖目前人數上基本能夠滿足需求,但是寧渝並沒有拒絕進一步擴軍的想法,在他提交給政事堂的計劃當中,除了新式訓練的複漢軍,還會建立三個守備團,這三個守備團都隻有三千人,主要目的便是守衛武昌城,還有其他的城鎮,而這三個守備團的兵力將會吸納一部分原先的綠營被俘官兵。
寧渝帶著人馬趕到了設在城外的戰俘營,此時營內的綠營戰俘大概有三千人左右,其實從戰鬥力的角度來,他們的實力還是不錯的,至少比起剛剛征兆的農夫強上一大截。
此時營內的戰俘們都被分區域進行關押,看守的士兵也多達一個營,因此根本不會出現戰俘逃跑的跡象,所有人都老實待在了營地裏,大多數人除了臉色比較灰敗,身體大多都無礙。
看著一群衣著整齊扛著槍的寧軍士兵走了進來,原先的綠營戰俘們紛紛低下了頭,不敢進行對視。畢竟對方可是實打實將己方打了個落花流水,作為軍人,他們心裏還是服氣的。
“茲複漢大都督府軍令,你們都是漢人,本應該保衛家鄉而戰,不應該為了韃奴欺壓自己的兄弟姐妹。大都督念在你們無知的份上,特地寬恕你們的罪行,隻要剪去辮子,便可加入我複漢軍,過往不咎,重新做人。”
台山的複漢軍軍官正在大聲進行宣講,這是一道專門寫得十分通俗的募兵令,主要麵對的對象就是這些綠營俘兵,這也是寧渝想到的一個分化敵人的好計策。
由於命令寫得十分清晰,也沒有用什麼典,因此大多數人都能聽得明明白白,這一下反而讓許多綠營兵多了幾分親近感,在之前時,朝廷一直將他們這些綠營丘八沒放在眼裏過,對比起來反倒是複漢軍對他們更加重視一些。
台下的綠營兵們議論紛紛,大部分人眼光依然帶著質疑與不信任,畢竟在此時世人眼裏,複漢軍遲早會在清軍進攻下走向覆滅,這個時候上這條船,壓力可想而知。
寧渝心裏也明白,跟這幫子人談民族大義其實作用不大,畢竟大部分人當兵就是為了吃餉,跟自己用心培育的雛鷹營不可同日而語,不過從後世的經驗教訓當中,寧渝倒有了一個好主意。
“我知道,你們當中大部分人不看好我寧家,認為我寧家,認為複漢軍必敗!”寧渝望著台下的眾人,眼神裏帶著自信,“可是我想告訴你們的是,如今的複漢軍不僅僅隻是複漢軍,它已經成為全下漢人眼裏的最後希望!”
“在坐的各位,都是咱的老鄉,也不什麼客套話,我就想問你們幾個問題,問完問題了,你們想走的我不會阻攔,你們想留下來的,我們歡迎。”
看著這些人的眼神逐漸緩和下來,寧渝的嘴角微微上揚,繼續道:“我先問你們,家裏有自己田地的,先站出來!”
這話一出,在場三千多人全部寂靜了下來,站出來的人竟然隻有寥寥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