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1 / 2)

此時的王文煥已經徹底無法掌控局勢,手下的提督大營也完全無法指揮,眼看著荊州城已經快落入複漢軍的手裏,他心裏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報效國恩,死而後已。

“兒郎們,兒郎們,隨我殺敵,報效大清!”王文煥臉色漲紅,作為清軍湖廣水陸提督,雖然在任上沒幹出什麼成績來,可是一顆對大清對皇上的忠心可是滾燙無比的,如今死在戰場上,正是得其所哉,想必在後世也能名揚千古了。

隻是王文煥卻沒有想到,就在他打算壯烈犧牲為國時,他所保衛的主子恒瑞已經考慮要不要帶著八旗兵投降,倒顯得有幾分諷刺。

十來個親衛隨著王文煥沿著道路收容潰兵,隨後便向著董策方向的複漢軍發起突擊,隻是還沒等到他們靠近,一團的複漢軍士兵們便紛紛舉槍開火,頓時一排彈子將幾名清軍給擊倒在地,在煙霧升騰中,王文煥發出一聲怒吼,挽著辮子便衝了過來。

很快槍聲響了起來,硝煙彌漫之際,複漢軍士兵一邊行進著一邊開著槍,煙霧也隨著一起移動,而王文煥終究是沒能衝過去,他仰著頭倒在了地上,身上多了幾個血洞,手中還緊緊握著長刀。

王文煥死了,他帶著對大清的無限眷顧,義無反顧地死在了荊州城內。可是讓王文煥沒有想到的是,他並沒有成為大清的英雄,在恒瑞後來所上的奏章中,描述王文煥是臨陣指揮不利,後畏罪自殺而亡,還導致王文煥在他處的子侄也一同下了獄。

不過王文煥雖然死了,可是戰爭還沒有結束,複漢軍花費了整整半的時間將整個滿城給圍住了,此時這座滿城裏有一萬多旗人,而八旗兵卻僅僅隻有三千多,其餘都是老幼婦孺,他們望著滿城外的複漢軍,內心無比惶恐。

哈四爺就是旗下子弟,祖宗從龍入關以來便享盡了富貴,打出生開始就沒吃過苦,而如今也穿著棉甲站在了城頭上,一臉地蒼白。

“幾位爺,原先我太祖爺爺跟著豫親王屠過揚州的,據那十把滿城的漢人都給殺了個底朝!可如今倒好,咱們被漢人給圍住了,若是打破了城門,咱們也都得死啊!”

哈四爺這一番話,卻是徹底嚇住了一旁的八旗兵,能在荊州駐防的八旗兵,自然對那段曆史不會陌生,可如今主角變成了自個,這心裏便不是滋味了。

“嘿,不過各位爺,這事倒也不是沒有轉機。”哈四爺一臉神秘,“我叔叔在給荊州將軍府當差,據他老人家啊,這恒瑞八成是想跟楚逆議和了!”

“議和?這不是通敵嘛!”一些八旗兵也不傻,當然知道自行議和是多大的罪名,可是這人一旦心裏有了活著的希望,就決計不肯去死了,此時也一樣,有人咳嗽一聲,猶豫道:“恒瑞將軍咱還是清楚的,一番忠義之心,連皇上都是誇獎過的!這定是謠言!”

哈四爺在心裏冷笑一聲,他雖然是旗下大爺,可是絕不想在此地一同殉葬,如今看到這些人口是心非,也就不再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