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1 / 2)

康熙皇帝經曆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兩廢太子已經讓康熙心力交瘁,後來的八爺黨更是讓康熙將父子親情徹底拋之腦後,可如今的胤禛,又讓康熙起了爭鬥之心。

朕不願意給的東西,你不能搶!

“胤禛,你向來不是管著戶部嗎?怎麼對這軍國之事也上心了?”康熙一旦平靜下來,將又會變成一位精明強幹而多疑的君王,這番詢問自然也是直入關鍵所在。

胤禛跪伏在地上,盡量讓額頭貼近冰涼的地麵,大聲回答道:“兒臣從到大,一直都是遵循皇阿瑪的教訓,我滿洲絕不可沉溺於中原的繁華,要不忘騎射本領,因此兒臣一直都想著跟隨皇阿瑪,征戰四方。”

“兒臣聽聞楚逆炮火甚利,因此也曾專門去留意過,據現在廣州澳門等地有許多西洋商人,像之前的佛朗機炮便是自西洋而來,若是我大清能購買一些回來裝備,也不會容得楚逆如此囂張。”

康熙微微點頭,縱使心裏有些不喜老四的手伸得過長,可這個建議倒是不錯,“唔,你且先去安排一二,不過有一點,這大炮無論如何強大,買幾門也就是了,我大清還需得仿造,這火器鑄造一事你先領著吧。”

胤禛心裏一喜,連忙趁熱打鐵道:“皇阿瑪,兒臣帶兵平滅楚逆一事,是否可行?”一邊著,一邊用眼角的餘光打量著康熙。

康熙輕輕哼了一聲,慢條斯理道:“這些事情朕自有處置,你且回去歇著吧。”這番話卻是不陰不陽,讓胤禛聽得一頭霧水,當下也不敢出言辯駁,隻好離開了。

待到胤禛回了府,還不待他召集鄔思道前來商議,便有太監過來傳旨。

“茲雍親王胤禛勤勉國事,朕心甚慰,著兼領火炮督造一事”

待到胤禛叩頭謝恩之後,這才苦笑一聲,當下也沒有心情去找鄔思道前來協商了,因為這個態度幾乎是擺在眼前了,康熙不願他去插手軍內的事情。

實際上此時的康熙,待胤禛離開後,便立馬召集了上書房的滿漢大臣,針對如今的湖北大局進行來會同協商。

對於目前的亂局,大家心裏都有數,雖然還不至於危害到大清的江山社稷,可畢竟已經是一地所難製了,後麵恐怕就要派遣平亂欽差大臣了,協同諸省兵馬共同進剿,而這個大臣往往都是皇族出任。

這前文中也過,這大清的各地防禦策略很簡單也很實用,那就是通過鎮戊訊塘等製度,將整個綠營兵權切割得粉碎,就像之前的寧忠源一樣,作為一名從三品的遊擊將軍,自己真正直轄的兵馬也不過七八百人,這種製度可以有效防止武將做大亂。

問題就在於,在遇到變故時,若是當地的綠營能夠在第一時間撲滅則就罷了,否則就像火勢一般越燒越旺,目前的複漢軍便已經有了這個苗頭。至少目前的湖北綠營基本上是一個不剩了。想要剿滅複漢軍,就需要協同諸省綠營兵馬,隻是這麼一來,一般的督撫大臣是沒有這個資格領兵的,而康熙年間,最符合這一身份的人選就是諸位阿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