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1 / 2)

張昌恩盡管還未能直麵複漢軍,可是已經感受到了複漢軍的強大,特別是目前出現在臨湘的複漢軍,戰力比之前黃逢山上的更加迅猛,而湖南清軍因為補充了許多青壯,反而戰力下滑了許多,在這種情況,他隻能盡可能選擇拖延時間。

隻是當下卻不能讓複漢軍繼續向南攻擊,否則就會很輕鬆斷掉嶽州清軍的後路。到那時候,張昌恩向後撤就很難了,隻能跟複漢軍打上一場決定生死的守城戰。

必須要出兵守住後路!張昌恩終於下定了決心,他可沒有跟嶽州同生死的想法,再皇帝也沒有讓他跟嶽州同生死,隻要能拖住複漢軍即可,這一點也讓張昌恩沒有了心理上的壓力,出於這種考慮,張昌恩便派了旗下的一名參將張澄,率領撫標五個營,合計四千餘人,前往城陵磯駐防。

城陵磯的位置非常關鍵,它是連接嶽州和羅宵山的一個連接點,不過之前有長安和桃林在側翼掩護,就顯得不那麼重要,可如今長安和桃林已經被複漢軍拿下,若是城陵磯再被拿下,就會將嶽州和羅宵山直接切斷,到時候一切就都晚了。

張澄一接到命令後,便立即率兵出發,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城陵磯已經被寧渝搶先占下,並且設下了重重埋伏,等待著嶽州守軍的到來。

寧渝之所以在此地設伏,是考慮了很多因素的,從張昌恩這個人的性格上來看,此人謹慎無比,若是尋常方法是很難將其誘出來的,隻能給他去製造假象,才有機可乘。

這個假象分為兩層,第一層就是羅宵山下的三千五百餘複漢軍,他們通過阻擊羅宵山清軍的方式,將主力在此地的信息傳遞給了嶽州的張昌恩,使其放鬆警惕。第二層便是董策率領的一團,他們隻要占領了桃林,便會給張昌恩帶去第二個信號,那就是複漢軍準備包抄嶽州清軍的後路,這能夠讓他產生警覺。

到了這個階段,張昌恩自然就會把眼光放到原來不是那麼重要的城陵磯上,而寧渝就在此地設下了埋伏。除此之外,如果張昌恩想要支援羅宵山清軍,也會從此地經過,而羅宵山清軍若是想要回防嶽州,也會經過城陵磯。

出於這種考慮,寧渝便在羅霄山一戰還沒有正式打響的時候,就已經趁夜出發,來到了城陵磯,在城陵磯以外足足等了一整,一直到王宣的信使出發後,這才進軍城陵磯,而此時的色又黑了。

城陵磯南綰三湘、北控荊漢,扼洞庭湖貫通長江的咽喉,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而此地僅僅隻有清軍的哨隊,侍衛營營長寧四使個眼色,帶著幾十人便悄悄地摸上了清軍的陣地。

此時城陵磯的清兵卻並沒有多少警惕心理,任誰也無法想到,複漢軍繞過了羅宵山來到了此地,當下複漢軍士兵拔出腰間的刺刀,就這麼一個個將這些清兵抹了脖子,隨後將他們身上的號衣馬褂扒了個幹淨。

一名複漢軍士兵望著這堆腥臭難聞的衣服,皺了皺眉頭,再望望自己身上的軍衣有些不舍,“大人,我們為啥要換上清狗子的衣服?”

寧四隻是哼了一聲,“少廢話,趕緊換,後麵還有仗等著我們打呢。”著,便指揮著士兵將那些屍體盡數埋了,除了空氣中還有一絲淡淡的血腥味,就再也沒有任何其他蹤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