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數日的對峙,寧渝十分無奈地歎了口氣,這對麵的楊琳很明顯是個老狐狸,玩這場憋氣大賽正玩得不亦樂乎,不過楊琳是在等其他幾麵的清軍合圍,所以有資格等得起。
可是他寧渝卻等不起啊,二十萬綠營呈合圍之勢,這對於複漢軍而言是生死攸關,自己如果在長沙被困住了,恐怕最得意的就是康熙了。
實在不行,那就打吧!
康熙六十年六月初五,寧渝傳令寧忠義,從嶽麓山上下來開始準備接敵,而自己也率領了第一師的主力八千人,從長沙城出來,準備來一場堂堂正正的大會戰。
當複漢軍開始異動時,楊琳也得到了這一消息,對於他而言,這一幕並不是他最想看到的,盡管如今他為防守一方,占據了地利,可是他心裏依然充滿了擔憂。
可是這附近已經再無其他綠營了,四萬綠營兵馬已經是兩廣能湊出的極限了,如若再多,恐怕兩廣本地都會彈壓不住,到時候再出來一個複漢軍,可就真正的大事不妙了。
無奈之下,楊琳隻好叮囑綠營官兵全力戒備,以守勢應對攻勢,想必複漢軍也不敢貿然進攻,隻盼望著其他方向的清軍能夠加快速度,隻要對武昌形成威逼之勢,不愁對麵的複漢軍不回援。
四萬清軍分布在長長的營寨當中,這種結硬寨的打法並不出奇,實際上由於清軍火器技術的落後,缺乏攻堅能力,因此長期攻城都是以圍困為主,包括之前對沙俄的那場戰爭,同樣是以圍困而取勝。
到了中午時,第一師和第二師的人馬終於實現彙合,一共是一萬八千餘人,分別是七個步兵團和兩個獨立炮團,再加兩個獨立的侍衛營。從編製上來,主力師的編製幾乎都是一樣的,不過在具體戰力上略有差異。
二師新任的副師長許成梁來到寧渝麵前,嚴肅地行了一個軍禮,道:“樞密使,二師副師長許成梁向你報道!”隻是眼睛斜瞄了一眼董策,卻是露出幾分不服氣的神色。
寧渝拍了拍他敦實的肩膀,臉上露出了笑意,這位當初在雛鷹營裏跟董策爭鋒的少年,如今在戰爭中的進步速度也是飛快,比起董策也差不了多少,前些陣子便是他親自攻下的常德,被寧忠義賞識,提拔成了二師的新任副師長。
“你且好好做,複漢軍不會辜負你,希望你以後能夠再立戰功!”寧渝不會跟許成梁客套,隻是神情嚴肅地簡單了這麼一句,在他心裏,從雛鷹營裏出來的兵,那都是自己絕對的嫡係,能照顧的自然會多加照顧。
許成梁亦是認真點了點頭,行了軍禮便下去了,如今他也經曆過許多戰事,整個人也少了幾分浮躁,多了幾分穩重。
隨著複漢軍向清軍愈發逼近,空氣也顯得愈發肅殺,一場大戰已經在所難免。
這一戰,寧渝僅僅隻是出動了兩個步兵團,分別是一師第一團和二師的第三團,兩個團的步兵排著兩列橫陣,開始向著清軍的營寨進發。
此外兩個獨立炮團也開始向著清軍的方向出發,準備在距離清軍防線三裏處建立炮陣,在這個距離上,寧渝的八斤炮和十二斤炮是完全可以打到複漢軍的,而清軍的子母炮卻難以打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