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渝對於曾靜的印象頗為熟悉,是因為這個人在雍正年間是掀起過大的波浪,但是寧渝對其的印象並不好,因為他的反清立場並不堅定!
在真實曆史當中,曾靜原本隻是個縣裏的教書先生,當時雍正剛剛繼位沒幾年,然後路過湖南的一些客商,都私下裏傳播雍正是依靠陰謀才能得位,在朝廷裏離心離德。
這些原本不過是以訛傳訛的道消息,卻被曾靜奉若至寶,而後便以為大清即將完蛋,於是便想著推翻朝廷,如果到這裏的話,曾靜隻是一個膽大妄為的狂徒。可是他後麵的一些手段,卻讓人覺得此人腦子有病。
曾靜的神奇操作就在於,他聽當時的川陝總督嶽鍾琪是嶽飛後人,便腦補此人是忠勇之後,又手握重兵,肯定不會得到朝廷的信任,於是就派了他學生張熙去給嶽鍾琪投書,曆數雍正種種過錯,勸他重新做回忠勇之後,舉旗造反。
結果很顯然,嶽鍾琪深得朝廷看重,自然不會背離朝廷,隨後就把這件事稟告了雍正皇帝。而雍正皇帝原先也沒有當回事,隻是認為這是一個狂生又在搞事情,便將曾靜打進大牢審理,看看後麵有沒有一些搞事的人。
可是這不審不知道,一審下來卻讓雍正驚了一身的冷汗,那就是曾靜將他的老師呂留良給供出來了,這下可好,曾靜不過是一個的教書先生,可呂留良身份不同,那是江南士林的代表,文壇的領袖。雖然已經去世了幾十年了,可是他的徒子徒孫都還在呀。
這下子事情就鬧大了,雍正隨即下令嚴查呂留良、嚴鴻逵、沈在寬等人留在家裏的書籍,然後把這幾家人一起押解回了京城進行審問,在之後雍正對漢人的防範之心越發強烈,打算用攻心之術來對付曾靜等人,便根據曾靜的言論進行一條條駁斥,居然把曾靜就這麼給策反了!
後來的結果也很慘淡,雍正皇帝將自己與曾靜問答之詞,編為《大義覺迷錄》,派大員帶領曾靜到江寧、杭州、蘇州等地,進行宣講,並對呂留良等人的言論進行批駁揭露。
這還嫌不夠,雍正大肆興起文字獄,將呂留良全部遺著焚毀,而呂留良與其子呂葆中及呂鴻逵雖死,也被下令給挫骨揚灰了,至於其他的呂家後人,像呂毅中和呂在寬等人皆斬決,族人全部被誅殺,而跟呂家相關的黃補庵、車鼎豐、車鼎賁、孫用克以及敬輿等人全都誅殺殆盡,可以整個江南士林幾乎被殺盡了。
至於掀起這場大亂的曾靜師徒,卻被雍正認為是鄉間的迂腐之輩,不足為慮,隨後都給釋放了。當然這對師徒也沒活太久,沒過幾年乾隆繼位後,又將這二人給處死了。
可以,在寧渝的心裏,對這個人是沒有什麼好感的,首先做事能力其蠢無比,其次政治上的立場不夠堅定,這沒辦法讓人放心去用。
可問題是目前的複漢軍可是求才若渴,如果現在把這人給推了,從某種程度上來也是自打自臉,因此究竟如何處理,讓寧渝感覺有些頭疼,他有些後悔今日上這星閣了,星沒找到,這麻煩倒是來了一個。
曾靜臉色微微漲紅,他再一次長揖行禮,誠懇道:“素聞複漢軍求賢若渴,唯才是舉,學生不才,就算做不得什麼大事,也可以略盡綿薄之力,惟願驅逐夷狄,複我華夏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