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被康熙記掛的楚逆,也在進行了積極的備戰之中,主力第三師和守備的三個師都擺在了信陽前線,被分散駐紮在水泥澆築的堡壘中,以堅壁清野節節抵抗為主,這種作戰的思路,也是寧渝之前針對性提出來的,為的就是盡量拖延決戰的時間。
在寧渝之前的設想中,當他率領一師和二師南下之後,可以快速拿下湖南,但是武昌經營良久,更有漢陽槍炮廠和大冶鐵礦這種關鍵所在,因此絕不能放棄。特別是目前的複漢軍部隊當中,絕大部分都是本地的楚人,因此必須要堅守住武昌,才能有機會實現翻盤。
在針對武昌的保衛戰,真正得力的野戰部隊隻有主力第三師,而其餘的守備師隻夠防守所用,若是正麵戰場相抗,恐怕容易崩潰。畢竟守備師剛剛成立不久,自身的訓練時間較短,在野戰上自然跟清軍難以相抗。
在這種情況下,寧渝便將水泥和手榴彈這一個大殺器給搬了出來,他的設想便是利用水泥構築的堡壘,和手榴彈為主的火力進行全方位的防守,也就是用後世曾剃頭的“結硬寨,打呆仗”的方式,來彌補此時複漢軍守備師經驗過少的缺點。
寧渝利用這種方式,逐步鍛煉新編的幾個守備師,然後以主力第三師作為關鍵的防護力量查漏補缺,再加上水泥製成的堡壘,就可以將信陽一帶變成一個大泥潭,讓清軍就圍著那些堡壘慢慢磨吧。
這一招目前在勳陽已經開始嚐試了,以守備第四師和勳陽城防團不過萬人的實力,將三萬陝兵阻擋在了鄖陽一線,就能夠體現出這種戰術的威力所在。
七月初九,寧忠源穿著盔甲,帶著隨從的寧忠景、寧祖毅、程銘等人,沿著信陽城前沿的一眾堡壘群進行視察,每到一處堡壘時,便會親自去撫恤駐防的士兵,還灑下了許多銀錢賞賜,以此激勵戰心。
若原先的複漢軍十分缺乏銀錢物資,可是自從拿下湖南之後,抄沒了許多投靠滿清的官員士紳的財產,大量的物資得以充實複漢軍的府庫,光是銀兩都達到了兩百萬兩之巨,因此足以支撐這一段時間的軍需用度。
在內務方麵,以寧忠景和崔萬采為首的政事堂,也在大力恢複因為戰亂而帶來的破壞,雖然今年的秋稅沒辦法收齊上來,可是能夠預想到的是,隨著複漢軍度過眼下這一難關,明年的稅收也能有效補充眼下的窘境。
除此之外,早先寧渝一手主導的湖廣商會也在健康運作,複漢軍也在政策方麵大力扶持工商,使得目前的武昌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商貿繁盛之地。由此一來,商稅也成為了複漢軍的財源所在,隻是目前的商稅的收取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湖廣商會在代勞。
對於這一點,寧忠景和崔萬采等人都有一些不同的意見,在他們看來,縱使需要扶持商家力量,可是商稅豈能由商會掌控?再商會本來就是原先寧家團結其他幾家的一個工具,如今將這部分商稅給到湖廣商會,似乎有些不妥。
針對這個問題,寧渝心裏也是知道的,他在湖南針對該問題,將自己的意思寫在信件裏傳遞回了武昌,根據寧渝的想法,目前的商稅由複漢軍直接收取怕會成為慣例,若是將來再改會落人口實,如今這般不黑不白的,反而有利於將來進行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