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1 / 2)

對於張廷玉這個年輕人,朝廷裏的老臣一向都極為看重,畢竟這人說話辦事的能力都是數一數二的,如今也是從三品的大員,卻為人低調謹慎,因此很多人也就靜下來,想聽聽看張廷玉的想法。

“如今的當務之急並非對麵的楚逆,而是咱們如何把皇上和大軍平平安安帶回去,當下隻要皇上能轉危為安,大軍實力尚存,楚逆不足為患。”

張廷玉也沒有繞什麼圈子,直接開門見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而這一想法,與馬齊更是不謀而合。

當下什麼最重要?自然是大清的江山社稷,而皇位的更替就將會直接關係到大清的未來,如今康熙皇帝老邁,更在戰場上吐血,說個難聽的,誰知道康熙會哪天就這麼嗝屁了,若是康熙死了,那麼這大清的帝位該給哪個阿哥?要知道眼下的康熙可是沒有遺詔的,若是出現個好歹,到時候這皇位該給誰,大家都說不清。

除此之外,目前眼下大軍還有七萬餘人,京營八旗更是高達四萬人,這些人若是帶不回去,大清的江山可就垮了一半。畢竟眼下的大清,八旗不過一百多萬人,這一百多萬人當中,能夠抽出來的青壯當兵的,頂多也就是二十萬人。

可是隨著幾場仗打下來,八旗兵先後戰死也有三萬餘人,如今這裏還有四萬,加起來可就是七萬多人了,這樣的慘烈傷亡,是如今的清廷所無法接受的,因此於情於理,馬齊都要把這一支大軍給帶出去。

“衡臣啊,你說的確實頗有道理,與老夫所想不謀而合。隻是眼下撤軍卻是不易,且不說對麵練潭鎮的楚逆,桐城下的那三萬楚逆,恐怕就不會放我們輕易離開。”馬齊悠悠道,其餘的大臣們臉上都是一片沉重之色。

張廷玉冷靜道:“盡管這些日子,我大軍久攻練潭鎮不下,可是到底也把這股楚逆給打殘了,若是沒了練潭鎮作為依托,馬軍便可一舉而下,徹底消滅此地的楚逆,拿下練潭鎮。因此,下官以為,他們是不會出來的。”

“至於桐城的楚逆,已經擋在了我軍的糧道上,這一戰卻是避無可避,唯有死中求活。”張廷玉說完這句話以後,不由得歎了口氣,眼下的清軍在前後無援的情況下,想要打贏這一仗委實不易。

鄂海作為前鋒營的前鋒統領,他望了一眼眾人,隨後抱拳道:“桐城不過隻是小城,城下更是無險可守,若是打這一仗,馬軍或能一戰。”

當下的清軍當中,步軍的戰力大家也都看到了,如今馬軍反而成了唯一的希望,而對麵的複漢軍長期缺馬,隻有數百騎的哨探遊騎,根本無法抵擋當下清軍的上萬騎兵。

馬齊點點頭,當下也不再猶豫,下達了依次撤軍的命令,先把皇帝轉移出去再說,而大軍最最危險的斷後任務,自然也落到了綠營的身上,不過這一點卻是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就連綠營也沒有生出幾分反抗的心思。

號角聲連綿不絕地響起,整個清軍營地都開始忙碌了起來,眾人將營地裏的各種後勤物資,安置在大車上,隨後便開始撤離,當然還有許多清兵在外圍一線戒備森嚴,防止複漢軍有什麼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