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1 / 3)

深夜的紫禁城處於一片漆黑,除了巡街兵丁的燈籠以外,便再無一絲光亮,就算是偌大的皇宮當中,也隻有奉天殿是一片燈火通明,其餘的宮殿陷入了一片黑暗,讓人看著都有些心驚膽戰的感覺。

寧渝坐在龍椅上,望著麵前厚厚一摞奏折,不由得歎了口氣,這次寧忠景回武昌視察兵工廠,崔萬采也有另外一番要事要做,很多奏折也就隻能他親自來處理,特別是一些急事和要事,更是絲毫耽誤不得,隻好忙碌不停了。

當然在奉天殿裏,也不僅僅隻有寧渝一個人,其中樞密使寧忠義也在奉天殿當中,此時正一臉憤恨地望著次輔崔萬采,而一旁的都察院院正李紱則是幸災樂禍地喝著茶水。

“皇上,福建一戰基本結束,我軍馬上就可以揮師兩廣,並西出一路大軍進攻雲貴,在今年年前便可以徹底拿下南方,到時候以一軍攻川陝,一軍攻山東,東西兩路齊平並進,這天下也就有了七分。可是在這個關鍵時候,內閣為何否定我軍新編十個師的計劃?”

寧忠義平時一個沉默寡言的性子,可是眼下卻被逼的連著噴了一大通唾沫,可見心裏氣成了什麼樣子。

崔萬采無奈地擦了擦臉上的口水,瞧見寧渝一副看熱鬧的模樣,絲毫沒有插手的意思,當下便歎口氣,輕聲道:“否決樞密院的計劃,並非崔某一人能做主的,這事情首輔寧大人在去武昌之前便已經定下來了,內閣諸君也都聽到了......答案就是不可!”

寧忠義一聽說是自家三哥否定的,當下也就不敢再炸刺了,隻好苦口婆心道:“崔大人,寧某是一介粗人,也不敢幹預政事,隻是軍情似火,咱們若是想要早一點打到京城去,這新編十個師不能再少了!”

目前複漢軍整個編製都已經重新調整過了,五軍都督府下規劃了十個正式野戰師,番號從第一師到第十師,到今年下半年便能徹底完成規劃目標,此外還有一個皇家禁衛師和一個皇家近衛旅,都是歸屬於寧氏皇族的,除了皇帝親自下令,任何人都不得調動他們。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目前樞密院能夠調動的兵力就是十個師,再去掉四個防備清廷和一個防備白蓮教的師,剩下其實隻有五個師是可以動的,而這五個師都已經在江南和福建就位了,因此在其他方向,兵力其實並不足以支撐西征。

可問題就來了,西征是樞密院已經準備了許久的計劃,會動用五到六個師,沿著長江而上,打開一條通道出來,把雲貴二省納入到寧楚的版圖當中,從而實現西南方向的戰略計劃。

正因為如此,為了配合西進的戰略要求,還有屆時北上的規劃,樞密院便設立了一個新編十個師的龐大計劃,幾乎是將目前的複漢軍再複製一個出來,而這份計劃的背後也就是大量的錢糧,因此就需要拿到內閣方麵去進行溝通。

可是這份方案幾乎是把目前的軍費再翻上一倍,這是如今的寧楚財政根本無法負擔的東西,因此當首輔寧忠景看完以後,當下便也急眼了,在內閣會議上把自家的四弟罵了個狗血淋頭,直接決定不許,由於這個計劃在內閣上就擱淺了,因此根本沒有機會呈遞給寧渝。

隻是後來寧忠景去武昌巡視,這個通知的事情也就變成了次輔崔萬采,黑鍋也被這位給接過來了。崔萬采性格雖然忠厚,可是原則性也極強,他對於這個計劃同樣不支持,主要是實在太窮兵黷武了。

複漢軍的軍隊,跟清軍那種一條繩捆來以一大片的綠營不同,來了以後就要發田地的,此外再加上相關的火槍、火炮還有那些零零散散的,合在一起不是一筆小數目,可是目前的寧楚財政製度剛剛革新,存起來的庫銀實在是難以支撐。

寧忠義心裏大概也清楚,也多多少少有些不好意思,隻是對於他來說,這個計劃也不是關係到他一個人,而是關係到整個複漢軍的大計,因此也不得不力爭。

“陛下,當下局勢下,我大軍完全可以在兩年內北伐平定中原,興複我漢室江山,此時擴軍之行,實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