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將軍衙門,作為清廷在廣州的核心,一直以來都是車水馬龍,聚集了來來往往的各路人馬,可是如今卻到處都是巡邏的兵丁,在肅殺中而顯得有些凋敝。
此時的衙門裏已經彙聚了兩廣的要員們,坐在首位的自然是廣州將軍管源忠,左右兩旁分別是兩廣總督孔毓珣和閩浙總督滿保,依次往下的便是廣東巡撫年希堯和廣西巡撫甘汝來,至於各省的左右按察使和總兵們都坐在了下首,兩廣的所有大員幾乎已經到齊了。
說起來在場眾人沒一個簡單的,管源忠當了二十多年的廣州將軍,在兩廣的話語權堪稱說一不二,哪怕是前任兩廣總督楊琳也不敢在他麵前放肆,後來楊琳被康熙罷官之後,接替的兩廣總督孔毓珣也不簡單,乃山東孔家嫡係子弟,孔子六十七世孫,於康熙六十一年被提拔為廣西巡撫,在雍正元年加兩廣總督銜。
除了這兩位明麵上的大佬之外,廣東巡撫年希堯也不簡單,他的弟弟便是當朝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妹妹則是雍正帝的敦肅皇貴妃,在雍正登基後,便被升為了廣東巡撫,因此就連管源忠和孔毓珣對他也是頗為客氣,每有要事必與之商量。
至於廣西巡撫甘汝來則是背景最為普通之人,可是也相當了不得,乃名滿天下的一大名臣,為官以來厘剔弊竇、除奸懲惡、秉公執法,甚至在康熙五十八年的時候,禦前侍衛畢裏克曾率拜唐阿及豪奴數十名至淶水,擅據民居,蹂躪鄉民,甚至還率眾馳入縣署,大肆咆哮,擾鬧公堂,辱責縣令,後來甘汝來得知後將畢裏克及其黨徒監押於獄。
後來甘汝來因為此事被革職押解入京,交由吏、刑、兵三部質審,而在堂上,甘汝來剛直不屈,據理陳訴,將畢裏克等人的罪行一一說出來,以致於康熙親自審理此案,將畢裏克革職查辦後,才使得甘汝來恢複原職,由此而名揚天下。
如今這些有背景的,有能耐的都齊聚廣州衙門,自然不是來聽廣州將軍管源忠吹牛來了,而是他們都麵臨著生死存亡的難題——複漢軍的三個師已經進入了廣東,距離廣州的距離也不算遙遠,而此時兩廣的清軍,即便加上閩浙的殘餘清軍,也隻有六萬多人。
所有人都知道,用六萬的清軍去對付三萬的複漢軍,看似兵力占優,可是之前的戰果已經告訴了在場的所有人,這將會是一場注定的慘敗,而現如今卻是不得不打。當然造成今天這個局麵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楊琳率領的兩廣精銳在湖南全軍覆沒,還有滿保的閩浙清軍的慘敗,都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管源忠望著在座的眾人,不由得深深歎了口氣,對於他來說,人生似乎分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在前二十年的時候,他作為廣州將軍,堪稱享受人間的頂級富貴,可是自從複漢軍起兵之後,他的好日子便一去不複返了。
自從楊琳帶著兩廣的綠營精銳去攻打湖南以後,管源忠接到的消息就是一個比一個差,先是楊琳全軍覆沒,其本人丟官罷職,再到楊宗仁死在了江南,這些都在告訴管源忠一個事實,那就是複漢軍離他也是越來越近了。
特別是現如今清廷的決策已經完全透明了,管源忠和其他人心裏都明白,兩廣已經成為了一片絕地,至少朝廷是絕對沒有其他辦法幹涉過來,而麵臨複漢軍的進攻時,他們隻能選擇自己去應對,可是如何應對,卻成為了一件天大的難事。
“諸位,楚逆的三個師,已經抵達了廣東,不日將會對我廣州府展開圍攻,咱們應該如何決斷?”
管源忠的目光主要還是放在了滿保的身上,很明顯眼下眾人中,孔毓珣、年希堯和甘汝來都是文官,壓根就沒辦法插手,隻有在福建跟寧楚交過手的滿保,好歹也是經曆過沙場的,想必有一些經驗而言。
眾人聞言便一同看向了滿保,隻是滿保的臉上卻浮現出一絲苦笑,他雖然跟複漢軍正麵對戰過,可是從頭到尾都被打得落花流水,特別是在福建的時候,連朱一貴都敵不過,而朱一貴又被複漢軍打得一敗塗地,如今如何能跟複漢軍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