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1 / 3)

“請督帥停止南下!”

建昌鎮總兵許名振望著安坐帥帳的嶽鍾琪,不卑不亢地說道:“如今楚逆大軍已經展開合圍,南下隻會自蹈死路,而返回四川還有一條活路.......且將士們思鄉心切,還請督帥明斷。”

說到底,大家夥跟嶽鍾琪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利益衝突,這番軍中串聯也隻是為了讓嶽鍾琪改變想法,不要繼續南下思南府,因此他們也是頗為客氣,不敢有絲毫不敬。

帳內其他的總兵、副將還有參將等人,也都是這般神色,唯獨有少數幾人是嶽鍾琪的心腹,帶著滿臉的怒容望著這些同僚。

嶽鍾琪望著那些一臉正氣凜然的綠營將官,卻是輕輕歎口氣。

“說起思鄉心切,你們誰有我這個川人思鄉心切?”

一句話就將眾人臉上的偽裝麵具給撕了下來,因為在眼下的眾人當中,其他的總兵、參將和副將,由於“將皆升轉”製度和“回避製度”的緣故,並非真正的本土川人,而是其他諸省的將官。

至於嶽鍾琪本人,反倒是真正在川高官大的川娃子,因為他的父親嶽升龍早在康熙三十五年,就因為昭莫多大捷的軍功被授予四川提督,全家人便一直在四川生活,甚至都已經入籍四川。

因此,當一群非四川人,在真正的四川人嶽鍾琪麵前說思鄉心切,豈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沒有人選擇駁斥,因為這件事從一開始就立不住跟腳,就連建昌鎮總兵許名振,此時也是一副羞赧的模樣。

之所以這麼說,隻是因為所有人都不想去跟複漢軍打仗了,他們不僅怕死,更怕自己死得不明不白。

若非率軍的是頗具威望的嶽鍾琪本人,怕是其他人早就真正選擇投靠複漢軍了,大家都是當兵吃餉,怎麼可能就死心塌地地為大清效命呢?他們又不是八旗。

嶽鍾琪決定還是要跟將領們好好談一談,他輕聲道:“你們當我不願意回轉四川麼?現在南下貴州其實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鄂爾泰已經被俘,滇黔二省已經再無希望了,此時南下也做不了什麼。”

“既然督憲大人心裏明白,那為何?”許名振有些將信將疑,他可不是剛出江湖的生瓜蛋子,一些事情他自然會去學會分辨清楚。

“為何繼續南下,那是因為你們沒有看到咱們真正隱藏的危機。”

“還請督憲賜教。”

嶽鍾琪輕輕歎了一聲,走到了輿圖前,凝聲道:“我們這一仗的對手是楚酋寧忠義,此人用兵堂堂正正,以正謀角力為贏,若是我軍實力未喪之前,或許還可利用這一點來與其爭鋒,隻可惜鄂爾泰大軍被毀滅的太快,咱們已經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可是,大家不要忘記了,眼下的複漢軍在貴州的那幾個師,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真正露麵,你們以為他們就一定在思南府一帶嗎?”

話說到最後,嶽鍾琪的神色便有些凝重,他環視了一眼這群被追的惶惶不可終日的部將們,不由得歎了口氣,眼下都還沒怎麼著,就已經被嚇破了膽子,光是看將領的素質,現在也遠遠不如對麵的複漢軍了吧.......

許名振聽到了這裏,卻是有些被震驚到了,“督憲,莫不是回四川之路才是真正的險路?”

“哼,你們難道沒發現,這一路來幾乎沒有遇到過楚逆大軍嗎?若說他們的主力都縮在了思南府不動彈,你們相信嗎?”

嶽鍾琪冷笑了一聲,“咱們肯定是要回四川的,可是不能就這麼回,否則前後重兵包圍之下,大軍決不可幸免。”

到了此時,眾人這才勉強被說服了.......如果隻是為了躲避複漢軍可能的埋伏,選擇南下倒也不是不行,可是怎麼才能確定呢?

還沒等人詢問,嶽鍾琪便主動透露了自己的想法,他的手指點在了輿圖上的思南府,隨後又點了點重慶府,低聲道:“若是要明確這一點,咱們就直接率軍直撲思南府,若是複漢軍在此地的兵力不足,一定會有重慶府的大軍回援!”

“一旦有複漢軍回援,則代表他們的合圍出現了漏洞,到時候咱們再從遵義府方向出發,通過古藺,進敘州府和嘉定府,再北上至成都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