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貿易本身的利益之外,中央銀行本身對於幕府也有一些其他的優惠措施,還請中央銀行行長簡單介紹一下吧。”
寧忠海說完後以後,便指了指在他旁邊的大楚中央銀行行長鄧伯然,而鄧伯然也是對著德川吉宗微微鞠躬頷首,以表敬意。
在原來幕府君臣眼裏,鄧伯然看上去文質彬彬,頗具詩書氣息,似乎是一個年輕的讀書人,卻是無法跟中央銀行行長這樣的重要角色聯係起來,多多少少感覺有些錯愕。
作為曾經湖廣商會會長寧忠信的左膀右臂,鄧伯然自然沒有表麵看上去那麼簡單,實際上無論從經驗上,還是從才華上來說,如今三十出頭的鄧伯然,在銀行工作上的表現都堪稱絕佳。
“將軍大人,若是幕府以我國通行金銀幣為貨幣根基,大楚中央銀行將會為幕府提供每年五十萬銀元的鑄幣稅,十年後提供每年一百萬銀元,並且還可以提供三百萬元的無息貸款額度。”
鄧伯然在說出‘五十萬元’和‘三百萬元’的時候,卻是讓幕府君臣上下齊齊瞪大了眼睛,要知道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要知道目前幕府的領知高也隻不過才四百五十萬石,一旦有了這筆錢,幕府的財政狀況將會有效得到好轉。
德川吉宗臉上雖然還保持著淡定的神色,可是他的手指卻輕輕敲擊起了關節,由此卻能看出他內心根本沒有那麼淡定。
有了這麼一筆錢以後,將來的每年都能多出五十萬元,而且到了十年後,還會漲到一百萬銀元,完全可以讓幕府的財政狀況大大好轉。此外還有三百萬元的無息貸款,這更是一個令人心跳加速的驚喜。
“若是能夠如此,這貨幣發行權倒不是不能給你們,隻是本將軍心裏有些擔心,若是將來天朝發行貶值貨幣,到時候我日本豈不是亦會受貴國所累?”
德川吉宗還是頗有能力的,一下子就看到了這裏麵的不妥之處。
嚴格來說,寧楚如果真的這麼做,也確確實實會造成這種影響,可問題是日本幕府自己常年都在這麼幹,如此說話也著實有些不要臉麵了。
鄧伯然微微一笑,“將軍擔心無不道理,隻是本使提醒將軍一句,若是以兩國財力相論,何者大,何者小?”
“自然是天朝大,日本小。”
德川吉宗似乎明白了過來,當下便老老實實回答。
鄧伯然點了點頭,低聲道:“以兩國財力計,自然是我大楚十倍於幕府,待我大楚一統天下之後,二十倍甚至是百倍都有可能,若是大楚貶值貨幣,於日本損失多少,於我大楚損失更是百倍計之。”
話雖然說的是這麼個道理,可是依然讓幕府君臣聽得有些怪怪的。
對於德川吉宗而言,他最大的使命並不是興盛日本,而是光大德川家,因此他需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德川家不會倒下,而眼下的寧楚,卻從另一個角度給德川吉宗提供了選擇,不用在藩國內事上讓步,也不用在國體國格上讓步,隻是交出鑄幣權而已。
似乎.......這的的確確是一樁很合適的買賣!
實際上這一點也是寧忠海所好奇的,寧渝似乎對於這些麵子上的東西一點都不在乎,反倒是對於實際的利益,卻是半點也不肯讓步。
用寧渝本人的話來說,那就是過日子都是過得是實實在在的東西,麵子上的東西就算做得再好,也掩蓋不住真正的問題所在。
就好比德川吉宗,為人節約勤儉,愛民如子,在民間的名聲好到不能再好——可是又有什麼用呢?幕府沒有錢他也變不出來,若是再不改變,將來依然會選擇走上之前將軍斂財於民眾的老路。
實際上寧渝預計的並沒有錯誤,在原來的曆史上,德川吉宗這樣一個好名聲的將軍,在享保改革無以為繼的時候,同樣選擇了改鑄貨幣,從日本民間掠奪財富,而且也實行了年貢増征政策,導致民間矛盾的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