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1 / 2)

樞密院戰略廳,寧渝穩坐正中央的台上,而下麵則是坐著一排排肩上扛著將星的複漢軍將軍,從一顆星到三顆星,顯得璀璨無比,幾乎都讓人感覺到一陣眼花。

在座的這些將軍們,幾乎已經彙聚了複漢軍絕大部分的師一級的軍官,以及包括樞密院各部主官,他們此時眼神凝重地望著麵前巨大的輿圖,而上麵則標注著各師目前的所處位置,以及相關的軍事情況。

寧渝望著眾人堅毅的神情,輕聲道:“諸位,數年征戰,將士用命,到了今天終於快要畫上一個句號了。”

聽到皇帝這句發自肺腑的感歎,幾乎所有人都微微低下了頭,說起來對於這句話感觸最深的,自然就是在座的這些將軍們,他們也都是從血雨中廝殺過來的,明白這其中的艱辛與付出。

特別是像總參謀部副部長宇治景,他自從經曆了當年的九江之戰以後,整個人都隻剩下了半條命,即便到了今天,他的身體依然會隱隱有些不適,那便是戰場上留下來的痕跡,而其他的將軍們,或多或少也有過負傷的時候。

然而,隨著北伐之戰的臨近,所有人都知道,他們距離這個奮鬥數年之久的夢,已經不再遙遠。

“北伐原本不會這麼快,根據朕的預估,或許還要再等上一年才更加穩妥,可是你們都明白,有的仗不能拖,拖久了這心氣就沒了......索性將士們戰場用命,咱們年前打的這幾仗都很出彩,因此,北伐也就不拖了。”

寧渝輕聲感慨道:“如今的大楚,已經有充分的實力,去徹底掃蕩中原,恢複漢家江山,在此次的北伐之戰中,我大楚將會出動二十二萬人的軍隊,以及四十萬人的民夫作為後勤保障,從而奠定此戰的最終勝利。”

樞密使寧忠義站起了身子,嚴肅而低沉地聲音響了起來,“為了這一仗,樞密院進行了長達一年的準備計劃,所計劃涉及的軍隊一共有二十一個師,即包括複漢軍第一師、第二師、第四師、第七師、第八師......新編第十一師、新編第十三師......新編第二十七師,以及經過了加強的禁衛師。”

“北伐之戰,將會通過樞密院編製的北伐預算計劃,擁有軍費一千七百五十萬銀元,並預計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對京師的占領,並在六個月的時間裏,完成對盛京的占領,以實現徹底的戰略目標。”

台下的眾多將軍,在聽到寧忠義的這一個個數字時,不由得有些悸動,在過去的幾年裏,他們什麼時候打仗這麼富裕過?可以說寧楚之所以屢屢以少勝多,除了自身戰力碾壓清軍之外,也有軍隊數量一直處於較低水平的緣故。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即便是在西南戰場上,寧楚的兵力也是少於清軍的,這使得許多戰略都帶著幾分冒險的味道,而如今二十萬大軍,或許將會以一種風卷殘雲的姿態,徹底完成一統大業。

寧渝看了一眼眾人的神情,心裏大概也知道他們的想法,不由得有些感歎,在這個時代二十萬人便是一個極為龐大的軍團,可是到了一戰二戰時期,卻僅僅隻是一個加強集團軍的實力,連一個集團軍群都夠不上。

當然了,由於時代的緣故,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至少在眼下能夠在國內整合出三十萬新軍,並且組織二十二萬人進行北伐,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畢竟清廷用吃奶的勁,都練不出十萬人來。

寧忠義並沒有去理會眾人的驚歎,而是繼續介紹道:“此戰將會分為三路進攻,其中第一路為第一集團軍,轄製第一師、第七師、第十一師.....第十八師等八個師,合計兵力八萬人,從淮北渡過黃河直取山東,撤其屏蔽,在拿下山東之後,展開對直隸的進攻,集團軍軍長由我親自擔任,集團軍參謀長由鄭洪恩擔任。”

“第二路為第二集團軍,由第二師、第九師......第二十二師等八個師,合計兵力八萬人,從河南南部渡過黃河,進攻河南北部,等到拿下北部之後,便可西進兵分兩路,一部攻直隸,另一路攻山西,以斷其一臂,集團軍軍長由寧祖毅擔任,集團軍參謀長由程之恩擔任。”

說道這裏的時候,眾人便多多少少有些心潮澎湃,對於第三路大軍的行軍方向多少有些猜測,莫非是從潼關入關隴作戰?

隻有海軍提督邱澤心裏所感悟,他大概能夠猜到了,倘若前兩路分別取山東和河南以北,恐怕第三路的出兵路線將不會繼續從陸地上走,否則所需要耗費的錢糧會太大,而海路便成為了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