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1 / 3)

熱門推薦:

朱一貴要內附的消息,自然在第一時間傳到了寧渝的耳朵裏,也在第一時間通知了內閣大臣們——隻是無論是寧渝也好,還是內閣諸臣們也好,在狂喜之餘,心裏也不由得有些納悶,朱一貴到底是什麼盤算?

如果說朱一貴沒有野心,任誰也是不信的,當然野心也分大或小。

當年的朱一貴,在趁著清廷福建局勢混亂之際,還曾經出兵占領過福州一帶,多多少少對於東南半壁江山還是有企圖的。隻是野心還未待成長,就被複漢軍給一戰打垮了,那一場大敗,死去的不僅僅隻是數千義軍士兵,還有朱一貴內心對大陸的野望。

再往後,朱一貴派遣黃殿前來求和,也使得寧渝成功利用起黃殿這顆棋子,在朱一貴的勢力當中插下了一根釘子,促使朱一貴隻能選擇割據自守,在小小的台灣島同黃殿上演愛恨情仇。

嚴格來說,在北伐之前,寧渝都沒有直接武力收複台灣的計劃,對於朱一貴基本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當年好歹也是一起起兵反清過,多多少少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絕,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不希望戰略重心回到南方。

眼下蒙古的事情還沒有徹底結束,寧渝心中以為收複台灣至少還需要兩年,可是卻沒有想到,僅僅隻是數年的時間,朱一貴自己想著先內附了!

“啟稟陛下,安徽巡撫朱大章和總兵官程之恩有折子呈上來了。”次輔李紱臉上帶著笑意,呈遞上來了兩本白色折子。

寧渝微微點了點頭,他已經通過軍情處渠道得到了這一消息,而安徽巡撫朱大章和總兵官程之恩的消息稍微要慢上一步,不過看看倒也無妨,當下也打開細細看了一遍,相對於軍情處的消息,朱大章和程之恩的折子就更加詳細了。

“你們都看看吧,朱一貴這下是真的惹下麻煩.......不過對我們來說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寧渝看完折子後良久,這才將奏折遞給了李紱,而等到眾位大臣們看完,一個個臉色也變得凝重了起來。

朱一貴之所以要內附,原因很簡單,他在往東南亞發展的過程中,遭受到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覬覦和打擊,惹上了一些麻煩,以致於眼下不得不向寧楚內附以求自保。

在如今的這個時代,東印度群島幾乎完全由荷蘭人把持,具體來說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而他們在東南亞的實力雖然遭受過挫折,可是眼下依然十分強大,特別是海軍戰艦擁有足足四十餘艘,根本是朱一貴所難以抵擋的勢力。

李紱首先開口道:“回稟陛下,無論如何一定要接受台灣的內附,至於東印度公司,或談或打皆可,絕不能再重演昔日澎湖、台灣舊事。”

“沒錯,要打就打,咱們也不怕荷蘭人!”

“咱們的海軍力量,不見得就比荷蘭人差,真要打下來,誰吃虧還說不好呢!”

內閣諸臣以及樞密使寧忠義都紛紛表態,除了本身對荷蘭東印度公司沒有多看得起,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在曆史上有十分慘痛的教訓。

要知道,荷蘭進駐遠東的曆史可是相當悠久,在當年擊敗西班牙人之後,荷蘭人逐漸確立了海上霸權地位,也開始在全世界圈地占領殖民地,像十七世紀初期就開始聯合柔佛王國進攻馬六甲,雖然當時並沒有取得成功,可是後來卻開始不斷地挑戰葡萄牙人在遠東的殖民體係。

而當時荷蘭人的目光不僅僅隻是聚焦於東印度群島,甚至還在萬曆年間,趁明軍換防之際,占領了馬公島(即澎湖島),甚至準備以互市為名,企圖向葡萄牙占領澳門一樣永遠占領澎湖列島,讓澎湖成為荷蘭在遠東的殖民地。

而當時的大明將軍沈有容在經過嚴密部署後,親自單舟馳往荷蘭艦船,以集結在金門的武力做後盾,逼迫當時的荷蘭將軍韋麻郎退去,才保住了澎湖。

可是在此之後,荷蘭並未放棄占領澎湖的野心,到了天啟二年的時候再度占領了澎湖,並且準備在澎湖築城實現長久占領,而後在天啟四年被明軍包圍後收複,可是荷蘭人在退卻了荷蘭之後,轉眼又占領了台灣,而此時明廷的國力早已大為衰弱,因此隻能選擇不聞不問,一直等到三十八年後,才在鄭成功的努力下將荷蘭人驅逐出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