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南京城內百姓還在熱議的時候,寧大皇帝自然也收到了從前線發來的軍情報告,不過消息卻並沒有寧渝想得那麼順利。
“我軍巷戰失利,錢英和鄧子亦表示要自請處分”
寧忠義的臉上流露出一絲無奈之色,低聲道:“原本動用了三個營攻進了江戶,但是在巷戰中我們的人無法展開,隻能跟幕府軍進行貼麵肉搏,而我軍人數終究有限,第一次的進攻終究沒有取得什麼戰果。我軍戰死一百餘人,擊殺日軍四百餘人如果繼續打下去,至少要在江戶填一千人甚至是兩千人才能拿下。”
寧渝平靜地翻動著麵前的報告,揮揮手道:“這隻是挫而已,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隻是針對幕府軍的巷戰戰術,樞密院有什麼建議嗎?”
兩千人雖然不多,但是看問題卻不能簡單的從這個方向分析,因為想要徹底實現對日戰術的勝利,就不能不考慮後續——即日本那麼多的城池,總不能一直跟他們進行肉搏戰。
一旁的宇治景連忙站起來,低聲道:“回稟陛下,目前樞密院針對這種巷戰打發實在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像手榴彈需要點火才能使用,在巷戰中實在有所不逮,到頭來還是隻能依靠肉搏血拚,不過”
“不過什麼?”
“國防軍金貴,用來打這種以命換命的巷戰肉搏自然是吃虧的,不如選擇用朝鮮軍和琉球軍”
宇治景連聲道:“根據我們目前在婆羅洲的經驗,朝鮮軍的戰鬥力雖然十分低下,可是他們卻是目前最好的炮灰人選,如果安排十萬朝鮮軍到日本來打巷戰,則這一困境不攻自破。”
沒錯,朝鮮人打仗確實稀爛,手藝潮得很,可是那畢竟是針對正麵大規模戰場,就像十萬朝鮮軍如果正麵同幕府軍相抗,肯定會被吊起來打,但是如果放在這種以命換命的巷戰當中,這些人終歸能把幕府軍消磨殆盡。
至於這個過程中死再多的朝鮮軍也是值得的,畢竟眼下給到朝鮮軍的撫恤金連國防軍的五分之一都不到,無論是對於內閣還是對於樞密院,都是一筆非常劃算的買賣。
寧渝細細思考了一下,發現確實相當具備可行性,便點了點頭,叮囑道:“朕會下文崔奎瑞和金一鏡,讓他們盡早準備十萬遠征軍,朕相信他們還是很願意派兵出征日本的至於相關的軍費編製,就納入到這一次對日作戰的總開銷裏麵來。”
宇治景大喜,連聲道:“陛下英明,有了這十萬朝鮮軍,再加上我軍後續的三個陸軍師,我們在日本的總兵力將會達到十五萬人,即便幕府動員所有的藩國兵力,也難以相抵,我大楚征日功成之日已然在望。”
寧渝點了點頭,拾起另外一本奏折看了幾眼之後,才又轉過頭來,輕聲道:“不過樞密院一定要明白,可用朝鮮人之勇,絕不可予朝鮮人之實,他們終究隻是一條狗,可千萬別咬傷了我們自己。”
對於在使用朝鮮軍以及未來其他仆從國軍隊的問題上,寧渝一向都是奉行心謹慎的態度,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限製仆從國軍隊火力方麵的實力,像最新式的火炮是絕對不能授予朝鮮軍,所有的火炮力量都需要在實質層麵上掌握在國防軍自己手裏。
“是,陛下,這一點臣等自當銘記。”
寧忠義和宇治景連忙應聲道,對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道理,他們不僅十分明白,而且一直都在努力踐行著,狗終究是狗,無論如何也變不成人。
“大都督,第四營突入江戶城中受阻,日軍硬生生靠人命把我們的攻勢擋住了!”
一名神情凝重的中校軍官走了過來,他將目前的戰局事態信息呈遞給了錢英,憂慮道:“如果按照這個進程來看,我們兩恐怕拿不下江戶”
錢英抿了抿嘴唇,他通過手中的千裏鏡可以清晰地看到城中的動靜,眉頭卻是緊緊皺起,事態的變化基本上印證了他的預計,可是正因為如此,才會讓他感覺到有些頭疼,因為這個戰術足夠簡單但是也足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