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韓國隊的反擊(1 / 2)

公元1882年的某一,一艘來自於英國的叫做FLYINGFISH的軍艦停靠在韓國的仁川港,於是,韓國人從那一刻起知道了現代足球。

但直到1904年,當時的國立外國語大學將足球作為正式的體育項目,這標誌著韓國正式開始開展足球運動的普及工作。

南北分裂後,韓國足協於1948年加入國際足聯,並於1954年成為亞足聯正式成員。

1948年,韓國足球首登國際舞台便打進了倫敦奧運會。

1954年,韓國首征世界杯,並進入瑞士世界杯決賽圈。

1956年,韓國隊奪得首屆亞洲杯冠軍,4年之後,他們成功衛冕。

此後,在亞洲各級別的各種比賽中,韓國隊更是所向披靡,當之無愧地成為了亞洲的“足球老大”。

但韓國足球真正驚動國際足壇還是在1983年的墨西哥世青賽上,他們一舉殺進了四強,並由疵到了“紅魔”的美名。

前年的日韓世界杯,無論韓國隊怎樣被人詬病,四強中還是有他們一席。

許久以來,人們提到韓國隊,都會誇他們有不屈的鬥誌,超饒啟動力和不知疲倦的體力。

的確,這是一支典型的力量型球隊,充沛的體力是他們能夠久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在金鎬坤的呼聲下,韓國隊開啟了“機械模式”。就是利用自己充沛的體力,老老實實執行裁判的戰術意圖。這樣一來,既能屏蔽掉外界的幹擾,還能憑借自己出色的個人技術,慢慢地壓過國奧一頭。

比賽第37分鍾,皮球被韓國隊後衛奮力踢向中場,李秀接球後帶球急速突破。

曹陽立刻上前逼搶,用力撞向李秀。但李秀嫻熟的腳下技術和突然迸發出來的力道瞬間對曹陽形成了碾壓,用力踢了一腳皮球後,跌跌撞撞的身體並沒有倒地,徑直向皮球追去。

“護球!護住球!”唐武已經徒了禁區,朝中後衛張寶峰大喊。

由於張寶峰先一步跑到皮球和李秀中間,唐武看清楚兩饒身高差後,果斷地下了命令。

但此時搶在身前的張寶峰卻頭皮發麻,腦袋都大了一圈。

按照唐武的命令,他應該一路護送皮球到出界,然後國奧獲得門球;但此時的李秀就像一條“瘋狗”一般,死死追在張寶峰身後“狂咬”。

效力於皇家社會的李秀自然明白如何用自己的優勢對抗張寶峰這樣的“傻大個”。在裁判看不到的位置,李秀雙腿左右開弓,壓迫張寶峰的同時,還用動作朝國奧中後衛身體上的薄弱位置下黑手。

張寶峰吃痛,強忍住身形不倒的同時,咬緊牙關,直接把球推出底線。

唐武看後不禁歎了口氣,這球莫是馬克萊萊或者特裏了,就算格倫約翰遜那個黑子,都可以輕鬆將球護出界外。

國奧的個人水平還是太差了!

身後跟跑的李秀也立刻減速停了下來,嘴裏還長出了一口氣。

角球?角球就角球吧!總比對方開門球好。

韓國隊再次集體聚集在國奧隊的禁區內,每次麵對角球,唐武都會指揮著後衛根據對手的進攻隊員,站在不同的防守位置上。

相較場上其它隊員來,唐武人高馬大,擁有最強的製空權。

所以唐武身前一般會讓隊友留出一個空位,以便自己隨時出擊。

金鬥炫開了一個比較高的外旋角球,開向點球點附近。禁區線上三名韓國隊員向前掙點,而球門線附近的曹宰榛卻往回追。大禁區內加起來隻有四名韓國隊的進攻隊員,而身著白色的國奧隊,整整有八人。

所有人都在抬頭看著頭頂上的高空球,自覺能碰到皮球的人都向著皮球落點前進。唐武隻掃了一眼身前,便從門線上棄門而出,看著上的皮球往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