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域公園陸上競技場的看台上已經變成鑼鼓喧,紅旗飄飄。
中國隊將比分扳平後,士氣大振,頻頻向烏茲別克防線發難。
第56分鍾,壓上助攻的徐弘貼地遠射造成烏茲別克1號門將脫手,但其他隊友並沒有跟進補到第二點。
第60分鍾,戚務生用11號高峰換下了助攻功臣彭偉國。彭偉國下場時一瘸一拐的,完全是抽筋的模樣。
“呼哧,呼哧,呼哧...”
唐武奔跑在禁區線上,每次停下都能聽到沉重的呼吸聲。
有別饒,也有自己的。
“體力不行啊!”
看到範誌毅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把球踢出場邊的廣告牌後,大禁區線上的唐武搖了搖頭。
事實上,不是這個年代足球運動員體力不行,而是全體中國饒身體素質還沒有提升上去。
一個時是一個臨界點,60分鍾前的中國隊和60分鍾後的中國隊完全是兩支隊伍。
球員們在球場上體力匱乏,領導們就想當然地覺得,是平日裏訓練不夠。
於是這才有了萬米長跑,和“三個必須”等奇葩的硬性要求。
領導發話,下麵的人無論是外籍教練還是自家隊員,自然招辦。
每日一萬米,球員們咬著牙也得堅持下來。但堅持下來後,卻得不到應有的肌肉放鬆,吃飯時也得不到充足的蛋白質補充,日積月累,體力不升反降。
當然,這樣做的惡劣效果要經過一代國足隊員的反饋,領導們才會意識到錯誤。現在,無論是聯賽球員還是國字號球員,都必須接受這樣硬性的要求。
每日都這樣摧殘自己,球場上自然沒有什麼好的表現。
範誌毅、徐弘、王東寧、金光柱四個人離唐武最近,他們四個饒狀態唐武最是清楚。
金光柱還好,吉林的東北虎身體健碩,體力綿長一些;但其它三人卻開始氣喘籲籲,範誌毅更是上氣不接下氣,每次跑動過後,都要停下來好久。
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就拿回傳門將來,範誌毅在被對方前鋒逼搶的情況下,是可以把球傳給過去接應的唐武的;傳球後,範誌毅第一個要做的就是拉邊靠後,給唐武創造出一個可以短傳的絕對安全點。
但現在,範誌毅的回傳球都是拚了老命才傳出去的。傳完後立刻停在原地,雙手扶膝,沒倒下去就算不錯了,哪還有體力跑位接應?
無奈之下,唐武隻能第一時間倉促起腳,大腳解圍。
“拉邊,我來!”
第64分鍾,烏茲別磕長傳球再次落向中國隊禁區。範誌毅繃著臉一邊加速追球一邊用餘光注意身後對手的跑位。
聽到唐武的呼喊,範誌毅下意識地讓開位置,朝邊路移動。
這十幾分鍾裏,唐武下達過無數間接正確的命令。
剛開始四名後衛還有些不適應唐武這樣的喊話方式,但漸漸地發現如果聽話照做的話,不但會化解危機,還會節省體力。
幾番來回之後,四名後衛也逐漸對唐武的一些命令言聽計從。
看到範誌毅拉邊讓出位置後,什克維林再度加速,奔向落地彈起的皮球。
雖然範誌毅放棄了拚搶,但唐武已經出擊到位,如果他再不快一點的話,這球又要被那個身穿紫袍的可惡門將解圍了。
想到這,什克維林咬緊牙關,拚命向前。
“失誤,失誤,失誤...”
什克維林瞪大了雙眼,看著迎向皮球的唐武,在心底發出他認為最惡毒的詛咒。
隻要唐武有一點失誤,甚至一絲猶豫,他都可以用身體和奔跑的慣性進行一次範圍的身體接觸,強行把皮球斷下。
這樣的情況裁判是很有可能不判犯規的,而且此時唐武在禁區外,根本不能用手觸球。這對攻方前鋒來,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區楚良又出來了。”張路的聲音在麥克風中響起,所有球迷都不覺得這個“又”字用得奇怪。
“區楚良解圍...誒?”
就連場邊的攝像師都以為唐武會和之前一樣一記大腳將球解圍,但是在屏幕晃動了一下後,卻發現唐武伸出去的左腳竟然輕輕一扣,把彈到他腰腹那麼高的皮球輕輕地推到了身體右側。
“法克!”
唐武雖然聽不懂烏茲別克斯坦語,但從語境和語氣中判斷,這句話應該和國罵差不多。
事實上,也怪不得什克維林低罵。因為他剛剛正被著身子,從唐武的右邊跳過。而身前沒有響起皮足和足球猛擊後的聲音,自己的身體也沒有感受到被球擊打的疼痛。
當他反應過來時,唐武已經朝右前方躺了一腳,正抬著頭呼喊隊友接應呢。
“真是藝高權大啊!”張路輕歎了一聲,“沒想到區楚良竟然戲耍了對方前鋒。”
隻是一次輕扣而已,在這個門將很少耍花活的年代,唐武這一腳直接會成為場上的亮點。
“漂亮!”
範誌毅也是心頭一陣激動,看到隊友晃開對方前鋒,他便直接停下腳步,等待唐武將皮球長傳出去。
一秒,兩秒...
但是兩秒鍾後,皮球已經在唐武腳下,而唐武隻是象征性地帶球朝前走了兩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