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清晨,總是被大公雞的啼叫聲打破。
一隻大公雞啼鳴,其餘的大公雞都開始呼應,此起彼伏。
李忠信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不滿地罵了幾句該死的大公雞之後,鬱悶著慢慢起床了。
李忠信心中清楚,王波已經走了足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打魚的時間緊,任務重,他是負責打魚的人,自然要比其他人起的早,去的早。
王波這種敬業的精神也是錢支著的,要不是每天五塊錢的工資支著王波,按照王波以前那種懶散的勁,哪怕再過上兩個小時能起床就不錯了。
推開屋門來到院子裏,整個院子裏麵都彌漫著一種清新,各家各戶在這個時候也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農村人起的都早,這個時間各家各戶的雞、鴨、鵝之類的已經喂完,下地幹農活的下地幹農活,打魚的去打魚,村子裏麵除了四處溜達的雞鴨,幾乎看不到什麼人。
李忠信無聊地在村子裏麵走了一圈,也沒有看到村子裏麵有早餐賣,心中很是憋悶。
指望著三舅那個家夥給他弄早餐,那絕對是太陽打西邊出來。
李忠信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他可不想餓著肚子做事情,冷不丁想起竹板屯這邊有一個豆腐坊,裏麵做大豆腐和幹豆腐,他立刻就加快腳步,向記憶中的豆腐坊走了過去。
用一斤糧票和五毛錢吃了一頓飽飽的豆腐大餐,醬拌豆腐,炒豆腐,還有一大碗的豆漿。
豆子都是現磨的豆子,手工製住出來的農村大豆腐相當好吃,李忠信心中想到,以後再到竹板屯這邊,早飯終於有了著落。
李忠信信步而行地在竹板屯裏麵溜達了一大圈以後,才慢慢向江邊方向走去。
江邊,王波和董誌國兩個人正組織人把裝魚的麻袋裝馬車,準備到江城去賣魚。
李忠信拿過來了兩張七十米長的漁網,戰線拉長了很多,魚也是比往日多出來很多。
看到李忠信過來,王波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計,先是把董國忠找的四個人叫過來,對李忠信簡單地做了介紹。
王波告訴這幾個人李忠信是他外甥,忠信公司有他的股份,以後要是李忠信有什麼安排的話,他們必須要馬上執行。
介紹完董國忠介紹來的幾個人以後,王波把這幾天的工作和李忠信彙報了一番,並告訴李忠信,他每天嚴格地按照李忠信所說進行了記賬,每天的賬目和錢都放好了,等馮小武到他這裏來取。
將近一周的時間,王波也是完全想通了,他給外甥打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真要是他自己來操作這個事情,絕對沒有大外甥做的好。
就單單這風箏板子和掛魚的漁網,他就弄不到。
現在李忠信又帶來了兩張漁網,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他們就已經是擴大作業規模了,按照李忠信所說,他和董誌國最為領工,也就是領著幹活的人,他們每天的工資在這個時候應該是漲到了七塊錢。
這周增加了兩張七十米長的漁網,下周還要繼續增加三張,也就是說,他們的工資在下周的時候,就能夠每個人每天達到十塊錢。
每天十塊錢,一個月就是三百塊,是三十張大團結。
王波活了這樣的大的歲數,還沒有見到過三十張大團結放到一起的樣子,想想王波都覺得很激動,渾身就好像是充滿了用不完的力氣。
上周馮小武過來的時候,正趕上五十米的網被刮出來了一個大口子,被馮小武拿去修理了,要是沒有和外甥一起做這個事情,那他真就搞了一個一錘子買賣。
到那個時候,不但留下了一個壞名聲,而且也沒有了如此快捷的收入。
現在每天收入七塊錢的工資,每天賣完魚以後,他和董誌國在江城的飯店吃飯,一天一張小黃牛的飯費,讓兩個人每天中午晚上都能夠吃得飽,甚至能夠吃到肉菜。
自從和外甥開始了打魚這個事情,好煙和好酒大外甥也是說了,過了購置漁網等東西的初期階段,到時候一切大外甥都包了,到年節的時候還有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