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覺得,時代在變遷,中國不斷地進行發展,90年代初的時候,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等千元級“三大件”,取代了自行車、縫紉機、手表這百元級“三大件”。
可以這樣說,到了九十年代的時候,自行車、縫紉機、手表這些在七八十年代最牛逼的東西,已經不是高級貨了,基本上彩色電視機,電冰箱和洗衣機已經取代了這些東西,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逐漸開始提升。
通過這些東西能夠看出i的是,中國在不斷地發展進步,逐漸地追趕順應著時代的潮流。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電腦還是稀罕的產物,一般的家庭,不,可以說是大多數的家庭能夠買得起電視機和洗衣機,或者是能夠拿出錢i購買電冰箱,但是,電腦在這個時候,對於中國的大多數人i講,還是稀罕物,除了國家機關和一些有錢的單位開始有電腦之外,個人的電腦少之又少。
這個時候的電腦的價格也是實在太貴的,貴到沒有朋友,一個正常工作的家庭,一個月的工資加起i也就兩百多元錢,拋出吃喝等費用,就算是能夠攢下i兩百塊錢。
一年能夠攢下i的錢數也就是兩千四百元錢,一台電腦在這個時候動輒幾萬,最便宜的也是需要上萬。
八十年代剛剛過去,工資改革也是剛剛實施不久,指望著靠工資購買電腦的這個事情,根本就不現實。
人們對於這種新奇新穎的東西呢!都十分認可,但是,這種東西卻實在是買不起。
也就是忠信公司這樣的敗家公司,不差錢,大家大業的,隨隨便便就購買下i了幾百台電腦,其中還有很多電腦都是這個時代最專業最好的。
李忠信購買下i這些電腦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今後忠信公司所有的東西都需要在電腦上i做,現在大家都不會,不會的東西呢!大家都可以學,這個就沒有什麼太多的限製了,隻要是你肯努力,那麼,學會這個東西會是很輕鬆的一件事情。
東西都在電腦上了,進貨單和出貨單這些東西能夠一目了然,都有什麼東西和什麼東西,在電腦上呢!直接就軟件之類的東西,直接就把以前需要運算的東西算出i了。
特別是哪天到哪天進的什麼貨物,貨物運送到哪裏了,在哪裏多少錢賣出去的,質量上如果有了問題,那麼,忠信公司很快就能夠追本溯源,很快就能夠找到這個質量問題的源頭在哪裏。
以前進貨的都是賬本和賬單,對於進貨的人和管賬的人,那都是相當麻煩的一件事情,恨不能沒有用多少是假,公司的各種賬本子就能夠裝滿一間屋子。
這個事情呢!在這個時代是屬於十分正常的一件事情,會計查賬或者是稅務局審計局什麼的到公司查賬,一查就需要查很多天才能夠查個差不多,因為賬本什麼的各種賬本太多了,多到一看腦闊疼。
忠信公司配上電腦,最高興的是忠信公司的會計們,之前忠信公司的會計什麼的都十分累,因為算的東西多,每個人呢!都不是一個活,甚至需要管幾家店的賬目,每到月底算賬的時候,甚至都需要加班加點,才能夠把賬目算清楚報到上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