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特別清楚,中國武俠文化在這個時候對中國人的影響有多大。
這個時候,最活躍的武俠的作者有金庸,古龍,梁永生等一些著名的作家,他們的武俠已經成為這個時代人們最喜愛的作品。
其中,金庸老先生的作品射雕英雄傳早在八十年代就被改編成了電視連續劇,火爆到極致。
在這個的一個時候,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武俠。
現代武俠大家梁羽生先生曾說:寧可無武,不可無俠。可見對於武俠,俠義精神是第一位的。
俠這個字在中國曆史上出現雖早,但武俠的出現則是要到俠義精神真正成型之後。從為王前驅的價值追求,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人生目標,再從史記·遊俠列傳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武俠陪伴了中國人幾千年,它深刻地影響著我們這個民族,甚至已經完全融入到了我們的血脈之中。
何為武俠?既是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的狂傲不羈,也是一身轉戰三千裏,一劍曾擋百萬師的威武豪邁;既是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的綿情愁腸,也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灑脫寧靜。武俠是中國人的英雄主義,是一個堅守了千年的夢,是我們永遠也無法撫平的豪邁與激情。
中國人的武俠情是濃厚的,武俠是中國人心中的夢。雖為虛幻,卻能使我們尋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這些裏的武俠,沒有主角光環,但身上體現著的眾生百態利益追求。中國人的武俠情結,來自對公平、正義、自由、幸福的渴望;來自對理想人格、理想愛情、理想社會永不停止的追求。
而俠客身上體現的正義、善良、誠信的品質,也恰好吻合了當代人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寄托。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仙劍奇俠傳》這個遊戲才會在中國這邊火爆得不成樣子。
忠信動漫基地這邊呢!除了最早一個李忠信隨口提出來的《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外,還有很多遊戲等待著開發。
其中也有很多都帶有這樣的一種俠義的元素,也就是武俠類別的單機電腦遊戲。
李忠信也是讓尹一峰那邊聯係過金庸老先生那邊,看看能不能獲得電腦遊戲的改編權。
尹一峰作為忠信出版社的社長,作為中國很早一批高層次的文化人,這樣的一種事情還是沒有問題的。
李忠信記得,金庸老先生的十四本經典武俠在後世都被改編成了電腦遊戲,其中有單機版的遊戲,也有網絡遊戲,其中有一部分遊戲在中國曾經相當火爆。
李忠信的想法很簡單,如果能夠行得通,就改編幾本經典的書做電腦遊戲,如果無法獲得授權,那就另外再研究,具體的那些事情辦得怎麼樣了,李忠信真就不是很清楚。
李永國和王瑞他們兩個人呢!現在雖然是主管著忠信動漫基地的一切事物,但是,李忠信清楚,這兩個人最適合做的工作並不是這個方麵,今後,忠信科研基地這邊,他應該找到一個專門管理這個方麵事情的人,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李永國和王瑞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