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另類的想法(1 / 2)

在李忠信的認知當中,一篇好的文字所帶給人們的,未必隻是作者試圖表現出的思想,還在於包括閱卷老師和參考學生在內的廣大讀者以此衍生出的不同思想。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是隻有叫標準答案的那個哈姆雷特才是可造之材。

一部《紅樓夢》想表達的,正因為缺失了後四十回,沒有標準答案,兩百多年裏不知出現了多少版本的優秀解讀,成就了今天紅學研究的百花齊放。

此時曹雪芹的初衷未必就是最重要的,由半部《紅樓夢》衍生出的種種珍貴的思想和由此成就的對社會的積極影響,其價值早已超過了作品本身的意義。

語文的學習,在基礎知識之外,不應隻是僵化刻板的固定答案,尤其是作文和閱讀理解上,更要有所變通,否則會固化學生們原本活躍的思維。

根據作者的時代背景和人生經曆所推出的創作意圖,未必隻是唯一的,要給標準答案之外的思路留下生路,這是文學素養、個人想象力、創造力以及文學品格的養成所必不可缺的。

畢竟,我們需要的是思維發散活躍,有積極創造力的人才,而不是流水線上下來的統一型號。

當然這並不容易,缺乏單一標準答案的閱讀理解,很大程度會因為閱卷老師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評價,要有所慎重,但文學素質的評定方式,從來就是時代的一道大題,嚐試解決總比墨守成規要好。

在美國學校的教學法,除了引導學生去理解和掌握教師一致的正確答案外,還給與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去探索教師和學生都沒未知但卻客觀存在著的潛在答案。

在中國,除了少數人才不用看高考分數外,其餘的均以高考成績為錄取人學的、最重要的唯一標準。

但在美國學生年年都參加各類考試中的至少一種考試,一次失手,情有可言,兩次失手,也可以理解……

因此,這些考試成績就可作為非常重要的錄取入學考量標準。

李忠信總有一種感覺,長期以來,基礎教育在片麵追求升學率的嚴重幹擾下,已異化為應試教育。

廣個告,【\咪\咪\閱讀\app\.mimiread.\】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這種異化使基礎教育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征逐步被扭曲,背離了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教育、教學秩序和規範,導致了學生素質的片麵發展或畸形發展。

李忠信覺得,我們中國政府這邊就應該有這樣的一種思維,學習國外教育當中的一些好東西,把中國教育當中一些不好地方摒除出去。

就好像後世提出來的那種素質教育,這個是李忠信一直想要和國家領導那邊去談一談的事情。

素質教育呢!按照我們國家後世的說法,那是以全麵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