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八百三十六章推辭(1 / 2)

李忠信在茶樓這邊和孫立國聊了一會兒從他們分開以後的事情,便一臉正色地談起了,關於他想要讓孫立國和他一起做點小生意的事情。

“立國啊!你看,你現在在江城這邊的那個賓館燒鍋爐,每天累得夠嗆,還賺不到什麼錢。你也應該聽咱們鄰居啥的說過,我們家現在有很多的生意。

我覺得,你這個人很實在,我們兩個人如果一起做個什麼小生意的話,應該會賺錢。

和別人一起做什麼事情,我不放心,我還是覺得你這邊靠譜一些。”李忠信一臉嚴肅地對孫立國說了起來。

對於和孫立國怎麼談,李忠信也是想了半天才考慮出來,他覺得,和孫立國談這樣的一個事情,一定不要用命令的語氣,還不要顯得他是在施舍孫立國什麼東西,必須得是在十分平等的一個氛圍內,那樣的話,才有可能讓孫立國同意這樣的一個事情。

“信哥兒,您可別和我開玩笑了,我是啥樣的人我還能不知道,你要說是讓我出個大力,幹一些活什麼的還行,要說讓我做生意,那我是一竅不通。

我爸和我媽都說過,我能夠出點力,努力賺點辛苦錢,我這一輩子也就差不多了,其他的那些個什麼動腦袋的事情,我是做不來的。”孫立國苦笑了一下以後,正色地對李忠信甕聲甕氣地說了起來。

孫立國對於自己的斤兩還是有所認識的,他心中十分清楚,他根本就不是什麼做生意的料。

做生意是什麼?往白裏說,做生意就是生財的辦法。

人們所謂的做生意、做買賣就是要以生財為目的,動腦筋、想辦法,抓住每個瞬時即逝的生意機會。

孫立國心中清楚,他是一個連算賬都算不明白的人,要讓他做生意,那一準賠個底朝天。

李忠信家裏有錢這個事情,附近的鄰居都知道,畢竟李忠信家是這邊屬於搬出去最早的人家,據說在很早之前,李忠信家的一個親戚就搞起來了什麼買賣,好像在江城這邊都是數一數二的。

而且,李忠信的母親是忠信小學的校長,父親是江城家具一廠的廠長,孫立國心中雖然知道李忠信家裏有錢,也不在乎錢,想要拉他一下,但是,他卻是覺得李忠信說的那個事情不靠譜。

“立國,你不要妄自菲薄,我們這樣來看啊!咱們就按現在來講,首先呢!往上數三代,可以這樣來說,隻要這樣來做,我們的祖上都是農民,畢竟我們中國沒有解放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世世代代種地為生的農民,哪怕是有城市戶口,也沒有多少人。

也就是說,我們祖上的人基本上都是農民,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

哪怕是建國了以後,農民也是中國最多的,也就是現在改革開放以後,人們開始有做生意的人了,開始有各種各樣的生意人出現。

這些生意人呢?沒有一個天生是做生意的人,都是人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