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對於母親和晴子那種婆媳之間的接觸,以及持家之類的事情,他是不操心的。
李忠信認為,他們家現在不用考慮那些個什麼柴米油鹽醬醋茶,也不用考慮賺錢養家,更不用考慮錢誰管,錢誰花,持家的分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無論是晴子,還是他的母親,對於這樣的一個事情,李忠信相信他們不會因為這樣一種事情產生矛盾。
可是,李忠信卻是知道,母親和晴子她們之間的生活習慣有著很大的差異,這個就是容易引發矛盾點。
沒有在一起長時間的生活,怎麼都好,長時間生活在一起,生活習慣不一樣,到時候怎麼也是會有一些事情的。
按照大多數人的思維和理解,婆媳原來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之中,各有自己的生活背景、生活習性,而婆媳在一家生活,這就有一個逐步了解、相互適應的過程。如果適應不良,彼此不能接納,便會關係緊張,矛盾叢生。
李忠信覺得,在婆媳關係中,兒子起著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兒子的這種中介作用如果發揮得好,則可以加強婆媳之間的情感聯係,反之,則容易成為矛盾的焦點,出現兩麵受敵的困境。
盡管母子情深,也難以避免結婚以後這種關係變得複雜的事實。因為夫妻之間畢竟在活動、打算、開支以及交往等方麵有著更多的共同點。
在這些問題上,夫妻觀點的一致性往往要超過母子觀點的一致性。這是因為兒子和母親相隔一代,在心理上存在著差異,這樣就容易造成兒子中介作用的失衡。
如果母親不理解,就會產生娶了媳婦忘了娘的心態,誤認為兒子對自己的感情被兒媳奪去了,而遷怒於兒媳。
總之呢!婆媳關係是相當難以相處的一種關係,絕對不是母親現在所看到和想象的那種,哪怕晴子十分乖巧懂事,隻要是婆媳在一起時間長了,總會多多少少地出現一些矛盾。
母親一輩子都是強勢的人,可以說是得理不讓人的那種人,就是他的父親,在母親麵前,都是直不起身體的,由此可見母親的強勢到了一種什麼地步。
而晴子呢!從小和三井雅子一起長大,被寵得好像是一個小公主一樣,基本上可以這樣說,什麼事情都是需要被人讓著她的,從小就沒有受過什麼氣。
現在晴子和母親關係再怎麼好,估計等他結完婚以後都會出現問題,現在母親那邊應該是過於樂觀了。
不過呢!李忠信對於這樣的一種情況早就有了想法,隻要是他和晴子那邊結婚,那麼,他們在江城家裏這邊的時間要少上很多,特別是晴子,就不要成天在家裏麵晃蕩,和父母有太多相處的時間了。
李忠信心中是這樣想的,王雅清和晴子之間要這樣來操作。
首先呢!婆媳雙方都要承認對方有獨立的人格和經濟地位,雙方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平等的人際關係,而不是一種一方必須依從於另一方的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如果雙方或一方對這種關係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對方必須或應該聽從、服從自己,從而把這種平等的人際關係視為支配與服從的關係,則必然會在行動上、態度上表現出來,由此導致雙方關係的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