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忠信的心中,專家這個詞語呢!並不算是褒義詞。
對於國外的那些個有真實水平的以及國內一些潛心專研的專家,李忠信還是比較信服的,而且,他的忠信科研基地當中就有很多的專家,他知道,這些個專家是真正有水平的人,是學術界或者是技術方麵的泰山北鬥。
不但是這些專家,還有很多我們熟知的錢學森,袁隆平等等,那更是國之棟梁,這些專家是真正的專家。
但是,這些專家卻是那種少數的,而多數的專家,根本就沒有那種潛心鑽研的想法,他們隻是借助著這樣的一個名頭來方便做事情。
按照老百姓們的說法,專家的話靠得住,母豬都能倒上樹,中國大多數的專家都是專門為了坑老百姓而活的。
最初的時候,中國的專家在人們的心目當中就好像是神一般,說過的話,人們選擇的是極度相信,但是,最近幾年和今後的十幾年,專家這個稱呼甚至被人稱之為貶低人的一種說法,因為那個時候的專家已經是爛大街了,隨便找一個人,花幾個錢就能夠當上專家。
就好像是股市方麵的專家,推薦的股票基本上都是曇花一現,買到手裏麵的時候,那股票的獲利極其微小,隻是超過手續費一點點,等他推薦完了,那股票就好像是飛機從天上掉落下來一樣,直線下跌,把股民跌的連自己的爹媽恨不得都不認識了。
另外還有很多醫學專家,成天在電視上打各種廣告,說他們經過了多少年的潛心研究,經過了多少年的臨床試驗等等,結果呢!就是賣假藥的,那藥不說毛的效果沒有也是差不多了,隻不過這種藥有一種好處,吃不好人,也吃不壞人,一般都是用糧食做出來或者是用澱粉什麼做出來的。
所以,李忠信對於專家說什麼對經濟的看法了,對於單一還是多元化發展的看法了,他是嗤之以鼻的。
世界經濟發展的規律呢!或者說是他們研究研究曆史還可以,但是,要說他們研究出來的那一套東西,能夠說明單一的集團化發展要比多元化發展要強,這個就是扯淡了。
啥叫單一發展會強,那得是壟斷或者是完全被市場認可。當市場完全認可你的產品以後,你的產品的銷售量上去了,做其他的行業還不如自己現在的行業賺錢,而且,現在的行業還需要不斷地進行研發,時間和精力上不允許搞另外的事情,這個時候隻做一件事情,把這件事情做好,這個是正確的。
就好像中國的玻璃大王曹德旺,這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怎麼說呢!他一直生產玻璃,而且是隻做玻璃,把玻璃做到了一種極致,到時候形成了一種玻璃的壟斷,這個時候,他的單一發展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了。
按照這樣人的商業模式或者是其他,他實際上是可以投資其他項目或者是其他行業的,但是,他卻是認為,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已經很不錯了,他是不想把精力放到另外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