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看到,卡梅隆把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的人物刻畫得不光是入木三分,更有甚者的是,卡梅隆把這個時候人的階層刻畫得淋漓盡致。
泰坦尼克號這艘巨大的輪船,從展現出來他鋼鐵巨無霸的豪華的過程當中,特別是頭等艙的豪華,可以用奢侈到了極點來形容,甚至可以這樣說,這樣的一艘輪船,主要就是為了這些貴族們所打造的。
頭等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貴族和超級有錢人可以直接登船,什麼都不用檢查,隻要出具他們手中的船票就可以,而且,在他們登船的過程當中,會有很多人專門為他們服務,所有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掐媚般的笑容。
而與之有著鮮明的對照的是三等艙,三等艙的乘客需要排隊檢疫,讓那些個檢查人員像對待動物一般地大聲訓斥著,大呼小叫的謾罵著通過檢疫。
這種檢疫製度僅在三等艙乘客間進行,主要對象是移民、愛爾蘭農民及其家屬、木匠、麵包師、裁縫以及從瑞典、俄國和希臘的窮鄉僻壤來的礦工等。
對高級乘客,從來沒有人懷疑他們會帶有跳蚤或瘟疫,在船上負責安檢工作的人認為,金錢和身份就是最好的檢疫,貴族們完全有權利不做那樣的一種事情。
而對於三等艙的乘客就不一樣了,首先,他們沒有錢,而沒錢往往與疾病和罪惡聯係在一起,窮呢!在這些個負責安檢工作的輪船負責人的心中,那就是原罪,你沒有錢,就等同於疾病和罪惡。
這個是資本主義國家當中的一種通病,所有人都是一樣,他們看不起窮人,認為窮人是下等人,是專門為他們服務的奴隸。
更重要的是這些坐三等艙的窮人們,他們將要在筒艙裏度過長時間旅行的時光。
所有人都知道,是船就總會有不是那麼舒適、不適合高等人乘坐,但又屬於乘客呆的地方,而任何老板都不會把這樣的地方棄之不用,但也不會為此多加裝飾,這就是三等艙,也就是能夠住進去人的一種狹小地方。
盡管三等艙也分成一間間的屋子,但是在每間屋內都是十分狹窄,幾個像軍營似的上下鋪,並不能阻隔素不相識的人之間汙濁空氣的汙染。
於是,這種三等的統艙就會形成一個高菌的溫床,一旦有了瘟疫,在茫茫的大海上,那將是致命的。
因此,檢疫局的大夫認真地對每一個三等艙乘客進行檢疫,他們用小梳子在乘客的胡子、頭發這些可能藏有跳蚤的地方細細地刮著,不放過任何細微的疑點。
李忠信覺得,卡梅隆拍攝的這些細節,都相當完美,完美地演繹出來當時那些個貴族和貧民之間的差距。
階層的不同,受到的待遇就不同,生活也不一樣。
就在李忠信琢磨著階層待遇的時候,心中想著要坐上一輩子都不敢想象的豪華輪,他發達了!他這個未來的富翁要享受人間天堂的傑克,此時,他和朋友費彼得已經是從酒館裏麵衝出來,用最快的速度登上了泰坦尼克號巨輪,他們覺得,他們這個時候是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