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王波他是一個老實的人,李尚勇第一個就不信。
李忠信記得,自從他和王雅清結婚以後,就認為王波這貨是個混不吝,打架鬥毆,喝大酒,沒有正事,這個是李尚勇對王波一直以來的一種印象。
李尚勇原本就半個眼珠子看不上王波,哪怕王波現在是忠信公司的總經理也是一樣,印象還是停留在最初的時候,現在王波他是老實的人,他第一個反應就是王波在那裏謊。
要不是他大姐是老師,那邊幾個屯子裏麵的人有一些家的孩子在王雅清那裏讀書,有什麼事情那些人給王雅清麵子,這王波早就被人收拾不知道多少會了,現在他是老實人,是好人,反正他是不相信的。
“是啊!我也沒有看出來你那個時候多老實,那個時候,你和董誌國還有那個什麼白奉義,那都是我們竹板屯裏麵的問題少年,你們要是老實,那就沒有老實人了。”董國忠聽完李尚勇的話以後,也是附和著李尚勇了起來。
在董國忠的印象當中,王波和董誌國都是問題少年,一到晚遊手好閑,什麼正經事都不做,種地種地不行,幹農活幹農活不行,就是那種傳中的幹啥啥不行,吃啥啥包了的貨色。
雖然他和董誌國不偷不摸的,但是,絕對不是什麼好餅。要不是他在竹板屯當村長,要不是村子裏麵有一部分的人給他麵子,王波和董誌國在村子裏麵是絕對混不下去的,那個時候,就好像沒有什麼人認為王波和董誌國是什麼好人。
“我董叔,這個事情咱們就不要再提了成不?這大過年的,年還沒有過,提那些個沒有意義的事情做什麼,現在我三舅和誌國舅,一個比一個出息,過去的事情已經翻篇,我們還是不那些東西了吧!
來,咱們喝口酒,這些跟我們現在沒有關係的事情做什麼。”李忠信一邊舉起手中的酒杯,一邊對董國忠了起來。
對於董國忠的那些個事情,李忠信基本上都是知曉的,隻不過呢!他覺得,在這樣的一種場合那些個事情,感覺有些不大對頭。
他三舅王波現在再怎麼也是忠信公司的總經理,結果在桌子上,在王波的家裏,被他老子和董國忠得一文不值,而且還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麵,王波那邊麵子上也是過不去的。
更何況王波本身就沒有犯過什麼大錯,他父親和董國忠的評價也是不完全正確的。
如果王波和董誌國做了那種事情被,那無可厚非,但是,他們沒有去做,用莫須有的罪名來王波和董誌國,那這個事情就是他們的不對了。
“就是,這樣的一種事情翻來覆去有什麼意思,我和王波兩個人現在不都挺好的嗎?
就是當年的那個時候,我們也沒有做什麼壞事,我們喝酒的錢,都是我們拿糧食換來的,無非就是我們兩個人那個時候窮,被很多人看不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