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對於王波說的那些話嗤之以鼻,他三舅王波說的那些東西的的確確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在今後一段時間裏,這樣的一種事情會越演越烈,後世時候東北沒落,大部分原因就是這些。
李忠信比任何人都清楚,後世時候的東北有多難,大量的人口流失,有能力的,能夠走出去的人,大部分都到其他的地方討生活去了,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這些人在東北這邊幹活賺不到什麼錢,付出和回報根本就不成比例,所以,他們選擇撇家舍業地到外地討生活。
而造成這樣一種情況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東北這邊官本位的思想和財產大量流失所造成的。
東北在中國建國初期,可以說是最為富裕的地區,哪怕是八十年代的時候都是領頭的標兵,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之後,東北就出現了沒落狀態,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國有資產被侵吞流失。
可以這樣來說,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些個工廠的領導們通過把國有資產變現,變賣國家資產以及貪汙等等,憑空造就出來了一大批的有錢人。
這些有錢人吧錢洗白以後,搖身一變,直接跑到南方去做生意搞一些其他的生意去了。
李忠信就記得後世的時候,他和幾個朋友聊天的時候,說起來江城在外地的富豪,那是一個比一個牛逼。
那個時候,他們口中最牛逼的有很多資產上百億的,這些人最早的時候,都是江城這邊企業的領導,在廠長的位置上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廠子的經濟效益不好以後,他們便想盡辦法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崗位,然後到其他的省份去做生意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情。
可以這樣說,這些人到南方去的時候,那都是十分有錢的人,無論從花銷還是其他方麵,都要強過南方的那些省份。
當時就有一句話來形容那個時期的東北人,說這些東北人一個比一個有錢,花錢就和扔紙片子一樣。
那些豪氣衝雲天的東北人,有水平,有能力,敢花錢,基本上都是很快發展起來,並用最快的速度把他們戶口變成了南方人,跟東北這邊徹底斷絕關係。
當然也有到南方落魄下來的人,這些人也占了很大一部分,這主要就是他們花錢大手大腳,錢很快就揮霍一空,沒有其他的進項,隻能是變賣一些財產以後在南方當一個小富翁的。
這些人帶著東北的大批金錢到南方去了,留下來的基本上是一地雞毛,所以,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東北的經濟出現了大幅度的滑坡,所有的當官的都那麼去做,東北這邊想不沒落都難。
李忠信這次讓董國忠那邊找經偵偵辦忠信公司收購這幾家工廠的廠子領導的時候,就是想要通過他的努力,遏製一部分人用這樣的手段把應該屬於江城的財富轉移到其他的地方去。
而和王有福談這個事情的時候,他也是想要把王有福帶進來一起搞這個事情,畢竟單單是江城新區這邊的辦案單位辦這個案件,很難把後麵的難關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