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看了看一臉期盼之色的冉宏圖,他認真思考了一下以後,十分正色地對冉宏圖說道:“冉爺爺,您這邊需要高精密的那些西方國家封鎖的機床,以及其他的高精密的機器,我這邊怎麼也是會想辦法把東西給您預備好的,畢竟這塊涉及到了核心的東西,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沒有這些東西,也是做不好這個事情的。
我們要是想要把這個事情搞起來,這樣的東西就必須要有,所以,再怎麼困難,我這邊也是會想辦法把那些個先進的機床和先進的高精密機器給你弄回來的。”
李忠信心中知道,機床被譽為工業之母,是製造機器的機器,凡是精度要求較高或者對表麵粗糙度有要求的零件,都需要經過機床加工,因此一個國家機床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了該國的工業水平。
歐美國家在機床領域起步較早,經過三次工業革命的技術積累,歐美國家在高端機床領域一直都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新中國成立之初,可謂是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中國早期的機床幾乎都是依賴進口,但是由於歐美國家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策略,因此我們一直都買不到高端機床,沒有技術我們就鑽研技術,這一直都是中國工業的方針,就當中國開始大力研發國產機床的時候,美國等歐美國家又開始對中國實行“高價勒索、低價傾銷”的政策。
例如當我國還沒有能力自主生產五軸機床的時候,歐美國家隻對我國出口三軸機床,而且價格十分昂貴,而當我國有能力生產五軸機床的時候,他們又立馬開始在中國低價出口五軸機床,利用價格與質量的優勢打壓國產機床企業,目的是為了擠壓國產機床企業的生存空間,歐美國家這樣做,既可以製止最高端的機床流入中國,又可以打壓中國機床產業的發展,這也是我國機床企業一直無法崛起的主要原因。
李忠信之所以搞忠信科研基地,主要就是他已經是認識到國際先進技術不能靠“買”,更不能靠發達國家的施舍,而應在不斷提升自身知識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堅持自主創新。
想要一個國家強大,想讓一個國家的科技進步,那麼,必須掌握創新核心緩解的主動權,掌握核心技術的所有權,也正是這樣的一個原因,李忠信在科研基地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隻不過中國的科技進步發展的時間相比於國外,要少了幾十年的時間,很多東西,不是說直接就能夠一蹴而就的。
就好像忠信科研基地這邊投入研發資金最多的汽車發動機和汽車變速箱的項目,雖然投入的資金多,搞這個事情的研發人員多,但是,到現在的這個時間段,隻是有了階段性的進步,離達到真正的成功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國外發展的時候,中國雖然也在不斷地向前發展,但是,各種積累根本達不到國外的那種情況,雖然中國的智慧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比不了的,可是,缺少那種雄厚的積累,缺少科研人員,自然比那些發達國家的科技差出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