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零三十七章記憶猶新(1 / 2)

晴子對李忠信這邊說完那番話以後,她真的沒有想到,李忠信那邊會突然給她來了幾句那種她聽不明白的話。

雖然晴子聽著李忠信說的那個東西和今天上午那個人說的東西有一些不同,但是,大部分的詞什麼的,還是高度一致,甚至她都感覺到李忠信有著那樣的一種氣質了。

“忠信哥哥,你別說這個了,我感覺有些害怕。還有,你怎麼也會那個東西呀?這個東西什麼呢?”晴子滿臉狐疑地問起了李忠信。

對於李忠信有著這樣的一種本領,晴子感覺到十分意外,甚至是覺得她已經是有些不認識自己的忠信哥哥了。

在晴子的心中,李忠信是無所不能的大能人,可是,李忠信這樣的一種形象,卻是她不想看到的,她覺得,李忠信搞這個的時候,看上去很是恐怖。

“這個就是我媽她們信的那種迷信。在我們這邊呢!最正確的叫法叫做薩滿舞。

薩滿這個稱呼,在我們這邊正常是滿族的巫師,薩滿舞也就是巫師在祈神、祭禮、祛邪、治病等活動中所表演的舞蹈。

據說古代中國北方民族曾盛行過這種巫舞。滿族稱薩滿舞為跳家神或燒旗香,表演時,薩滿腰間係著長鈴,手持抓鼓或單鼓,在擊鼓擺鈴聲中,請各路神靈。

請來神靈後(俗稱“神附體”),即模擬所請之神的特征,作為各路神靈的表演。比如:請來“鷹神”,要擬鷹飛舞,啄食供品;請來“虎神”,要竄跳、撲抓;或者在黑暗神秘的氣氛中舞耍點燃的香火,這就表示已請來“金蒼之神”。

蒙古族稱薩滿舞為“博”、“博舞”。薩滿的神帽上有鷹的飾物,身穿帶有飄帶的裙,腰裏係著9麵銅鏡,用以顯示其的神威、法力。

表演的時候,法器用單麵鼓,一名薩滿為主,另外兩名薩滿為他擊鼓伴奏。舞蹈多是模仿鳥獸與各種精靈的動作,最後表演“耍鼓旋轉”。

跳大神這個事情,一般要有兩個人共同完成,一個是一神(一說大神),一個是二神。他們認為一神是靈魂附體的對象,二神是助手。

在跳大神過程中,一神多是在“旋轉”,二神耍鼓。有固定的曲調和請神詞,神請來之後,由二神負責與神(靈)“溝通”回答人們的問題。“請”來的有的時候是所謂的仙,有的時候是死去人的“靈魂”。

這樣的一種東西,就是被一些人虛擬出來的,或者說是統治者為了愚民等等弄出來的東西。

在正常情況下,大部分人都是不相信這些東西的,但是,像我媽這樣的中年人,小時候在我姥姥以及我太姥她們那些個從小就沒有上過學,沒有文化的人的迷信和傳染之下,我媽對迷信這種東西深信不疑。

我小時候看到過鄰居家裏請人做了這樣的一種跳大神的事情,我這個人你還不知道嗎?很多東西都是過目不忘的,所以,你一說起這個東西的時候,我就想起來了那些東西。

具體的可能說是和今天你遇到的那個跳大神的弄的不一樣,但是,大致是一樣的。”李忠信看到晴子的那個表情以後,他十分耐心地對晴子解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