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裏三個月的過渡期很快就結束了,廠裏的大客戶政策也開始明朗了。大客戶試運行期間的大客戶標準為年供貨協議一萬五千噸,優惠客戶的基準是低於市場價4%。麵對新的政策,樹斌與思奇都加緊行動了,思奇整天在三山縣礦區與那些礦公司談著協議,爭取趕在廠裏大客戶政策實施前能讓公司與廠裏簽下供貨協議。
聽樹斌說他開了個貿易公司,鄭總開始著急起來了。
“你有什麼可著急的呢?你們礦裏不是在增加產量,爭取達到大客戶標準嗎?”樹斌問。
“這個你就不清楚我們的情況了,與你合作之後,一個月可及時回款四百噸的貨款,可幫了我們礦裏的大忙。回款快讓礦裏的流動資金寬裕了起來,發工資正常了,還可以有獎金。礦工們的積極性提高了不少。放到一個月回款一次的話也沒有問題,因為已經流動起來了就好辦了。可問題是以現在的能力一年也達不到一萬噸的。”鄭總說。
“達不到一萬噸也就享受不了大客戶的便利,那倒是個問題。”樹斌說。然後他想了想,說:“你實在處理不掉,就放我這來做吧,咱們到時按一樣的二個點計算就是了。”
鄭總聽到樹斌這個建議,他犯難了。因為如果讓樹斌來實現供貨的話,意味著漣縣礦業公司在廠裏的供貨商地位將發生變化,這個他做不了主,得由礦長決定。
鄭總向礦長彙報了廠裏的變化情況,礦長也犯難了,按現在的政策,除非降4個點給廠裏供貨才能得到優惠客戶的便利,否則資金回籠就會有麻煩的。
鄭總說:“要不我們將礦運往別的冶煉廠會怎麼樣呢?”
“運往別的廠家更不現實,光運費一項就足可抵消所有的優惠還不止。如果優惠三個點,那還不如讓貿易公司去做,讓他們去做的話隻優惠兩點了。”礦長說。
“現在礦裏生產怎麼樣了?”鄭總問。
“現在礦裏生產穩定了,但一那個一萬五千噸,兩萬噸的要求還是有差距的。我還有個想法,要不幹脆咱的礦都讓貿易公司來做,你專門去貿易公司裏跟蹤我們的款項,這樣你幹脆就駐在貿易公司裏,我們也不用再為找辦事處花錢了,你覺得如何?”礦長說。
“這個......我沒有跟賈老板討論這事,我到時去跟他談談再向你彙報吧。”
聽到鄭總要將所有的礦通過貿易公司來賣給廠裏,樹斌愉快的答應了礦長的要求,並許諾漣礦的款項優先由貿易公司進行結算。樹斌跟鄭總開玩笑說:“到時我在公司裏的時間也不多,正好你可以在公司裏駐點了。”
樹斌這邊輕易就談好了漣縣礦業公司的貨源,思奇也在三山縣進行著艱苦的談判,他那裏並不順利。
思奇首先談的是上次樹斌去的那個沙平礦,陳礦長隻想礦早些賣出去,資金收回來然後可維持生產,把礦工的工資按時發放出去就算成功了。聽到思奇要他把產量擴大到六千噸時,不免有些顧慮。
“以我現在的設備水平,能維持四千噸就非常不錯了,如果要擴產,就需要加大投資,對我們礦來說投資很難了,投資進去的錢什麼時候能收回也不好說,風險太大了。”陳礦長說。
“陳礦長啊,當你把產量提高起來之後,收入也更多了,礦工們積極性更高了,那不更容易管理了嗎?再說了,你現在把礦賣給三山縣礦產品公司與賣給我們也沒有什麼區別的。到時我們保證一個月內給你回款的,自然問題就解決了。”思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