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指導(1 / 2)

杜陽答應了為樹斌的公司提供指導是有原因的,既有因為思奇在他們公司的原因,又有他自己的考慮。

他雖然在新材料公司做了銷售總監,但他發現並不是最適合他的舞台。在他看來,在公司裏做銷售總監更象是一個銷售總經理的助理,新材料公司是一家生產企業,自然他主要從事的就是銷售方麵的事,但他覺得銷售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他堅信與客戶之間組成供應鏈才更有前途,但每次他與銷售總經理討論的時候幾乎都是沒有什麼結果的,他提建議多了,倒是讓銷售總經理感覺煩了。最終讓他放棄了對新材料公司信心是前不久跟銷售總經理之間的事。

那一次,陽又跟銷售總經理聊起了供應鏈的事,他:“咱新材料公司要有競爭力,單純靠我們公司一家可不行,咱現在雖然銷售還不錯,但細想一下有些材料可以跟生產商更好地合作,及時弄明白什麼樣的材料者生產商下一步需要的,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先機。”

當時銷售總經理看陽又來提這方麵的建議,心裏就不高興了,:“年輕人,別把業務想複雜了,咱做銷售就好好地想著怎麼把產品賣出去才是對公司最大的貢獻,至於合作什麼的,就讓老總們去考慮吧。”

陽想:“如果你銷售總經理不提出來,老總又怎麼會去考慮呢?”便:“要不你去跟老總提一下?或許他們太忙了沒有往這麼方麵考慮。”

“我怎麼可能去提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呢?上麵更多的是想著我們怎麼去把貨賣出去,怎樣把賬收回來。而且你今後也別跟我再提這樣不著調的想法,大家都很忙。”這次銷售經理得更露骨了。

這次讓陽徹底無語了。

現在樹斌找上門來了,甚至答應了給他股份,他覺得是機會終於來了。在樹斌走後,他開始構思起來。他想,隻要他能找到合作的企業來做這件事並不是什麼難事,更何況做這件事與他目前在新材料公司所做的業務不衝突,讓公司裏也沒什麼閑話可。

事實上,供應鏈其實就是原料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形成一種合作的關係,在中間過程中可能會有眾多的環節,如何形成一種信任、合作、聯合應對競爭對手就是供應鏈的實質。杜陽想:“當前最要緊的是給樹斌他們公司找到這種合作夥伴,再通過自己來運作,建立這種合作關係並不是難事。”

杜陽開始找自己所在的企業以及供應商與銷售商開始聯係,在他的勸之下,很快便有了消息,供應商與銷售商都認為他的建議可行,答應先試運行一下。看到一切都準備妥當了,他決定找個時間去跟樹斌討論如何運作的事。

這陽忙完了自己手頭的工作,看沒什麼事了,他打算晚上去樹斌的公司看看。

初秋的夜晚,涼爽的氣,上繁星點點與到處閃現的燈光,讓陽感覺到格外的舒適。想到去樹斌公司裏並不遠,他幹脆停了車在沿江大道的路邊欣賞起這夜色來。雖然他來湘市已經多年,但一直都是在緊張中度過,象今晚這樣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去琢磨的時間還真不多。

他知道樹斌那公司很難有大的發展了,要想發展就必須做更高級的業務,但以他們公司現在能力要再發展是很難的了,他想:“讓他們做做傳統的業務還是可以的,但要趕上社會的潮流是不太可能的了,希望這次給他們公司引入業務之後能讓他們有個全新的認識。”他知道這對他來是一次全新的考驗,是在完全沒有他們公司的支援下來做這事的。

要他看上了樹斌什麼的話,更多的是來源於思奇的介紹,畢竟思奇跟他合作了好幾年,樹斌雖然不上有多少學識,但他對朋友的義氣陽也是常有耳聞的,他想要找合作夥伴就應該找講義氣的人,更重要的是他甚至覺得樹斌沒有這方麵的知識,倒更容易讓他的想法得到實現,因為他們都不懂,那隻能由他陽來定壓。他覺得這樣倒是更容易讓他的想法不折不扣地得到實現。

杜陽想起了思奇在三山縣,他不知道他在那裏怎麼樣了,但這時他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當思奇回來的時候,希望他看到的是一個全新業務的公司。他對自己:“這個業務要盡快開展起來,不然思奇回來之後都不知道在公司裏能幹啥了。”想到這裏,他走向了自己的車,上了車,往樹斌的公司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