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拓跋昭繼位之後,廢除大魏帝國曆,以年號代之,拓跋昭又自創年號伍德,因此史官們記錄事情之時,不再用大魏帝國曆**年,而是伍德**年。
果然一切都如拓跋爍所料,拓跋昭果然是個好皇帝的料,自從他繼位之後,整個大魏進入了修養生息的階段,並且拓跋昭積極鼓勵人民農耕,商人外出行商,從而使得大魏貧瘠的國庫,再次豐富了起來。
在他繼位後的三年裏,嚴厲打擊貪官汙吏,土豪劣紳,因此使得大魏舉國上下國泰民安,人民其樂融融,百姓們都十分高興,認為大魏盛世要被重現了。
但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這一切的一切,都終止於大魏伍德三年的那場驚天動地的戰火。
大魏伍德三年十二月七日,帝都。
當時拓跋昭正在跟群臣早朝,最近國泰民安,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讓拓跋昭心煩意亂的事情了,但他知道,這都是拓跋爍為他鋪好的路。
突然,一名軍機處官員慌慌張張的跑了上來,其跑步之急,差點沒摔了個狗啃泥。
“啟稟陛下,臣有要事啟奏!”那官員說著就跪在了地上。
“什麼情況?”兵部尚書大聲質問道,“有何緊急軍情不應該先向本官彙報嗎?你怎麼直接到禦前來了?”
“望陛下明鑒!”那官員說著就在地上磕了幾個響頭,“並非臣不守規矩,而是實在是軍情緊急啊!”
“無妨,說吧。”拓跋昭寬厚仁慈,他也理解軍機處官員這麼著急來到禦前肯定是有緊急事務,要不然他們也不敢冒著斬首的風險到禦前來。
“陛下·······”那官員的聲音有些顫抖,“秦地十五萬大軍,造反了!”
此話一出,如同一記驚雷在場中炸響,群臣紛紛竊竊私語起來。
拓跋昭被驚得直接站了起來,一旁的太監趕緊遞來拐杖。
“安靜!”不知道為什麼,此時的拓跋昭異常冷靜,雙眸中平靜如水,“你們軍機處得到了什麼情報,速速呈上來。”
“陛下,根據,從前線撤回來的士兵講述,叛軍中,有很多長得是胡人麵孔,而且個個驍勇善戰,往往一個叛軍士兵能和我軍三個士兵對戰,敵我傷亡比達到了一比三,若不是叛軍缺少攻城利器,恐怕,現在就已經打到帝都了········”
此話一出,群臣大驚失色,有些大臣甚至已經捂住了耳朵,不願意接受這可怕的現實。
“但是陛下。”那官員接著說,“叛軍扼守住了我大魏通往西域的通道,將多數胡人的能工巧匠都編入軍中,恐怕很快就能擁有攻城利器了·······”
“怪不得之前秦地駐軍一直傳來捷報,說是俘獲大量胡人,但是每次送到帝都就就隻有一點點,而且都是老弱病殘,臣估計是叛軍將俘獲的胡人全部編入軍中,再加以嚴格訓練。”丞相劉長繁行禮道。
“丞相與朕所見略同。”拓跋昭對劉長繁的話表示讚同,緊接著又問那官員,“軍機處可知叛軍現在所在何處?”
“啟稟陛下,我軍機處偵察到,叛軍已經行至寧地,西域都護府大都護楊鐮倉將軍正率西域都護府三十萬大軍殊死抵抗,軍機處偵察之時,戰鬥已經進入白熱化,敵我雙方均傷亡慘重。”
“楊都護好樣的。”拓跋昭命令道,“馬上給楊都護官升三級,並且馬上從帝都糧倉中選出上好的糧草,馬上支援寧地前線!”
“是!”劉長繁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