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我輕裝背著武器和連長來到裝備部領取實彈。
“鄒連長,要去試槍啦。領多少彈藥?”
“領一個基數的。”
裝備部的幹部看到我身上的子彈袋。
“彈匣都帶了吧?”
“報告首長,帶齊了。”
“那行,等下。”
裝備部的幹部去彈藥庫拿來15個橋夾,每個橋夾上裝著10發子彈,連長簽過字蓋上章。
“自己裝上吧。”
我接過橋夾,對著彈匣的裝彈口把子彈壓入彈匣,裝好4個彈匣,槍上的空彈匣沒有壓入實彈,把剩下的3個橋夾放入包內。
“射擊後,彈殼帶回上交。”
“是!”
跟在連長身後向靶場走去,半路碰到營長。
“鄒海兵,95訓得怎麼樣啦?”
“營長,準備去試射下,看下精準度。”
“行,我和你一起去打幾槍。”
來到靶場,我跑到靶壕設置好靶紙,回到射擊位給空彈匣壓上5發實彈。
趴在地上把槍架在射擊座上,左肘在槍身左下方適當位置著地外撐;右手虎口向前正握握把,手腕自然內合,右肘著地外撐,臂垂直於地麵。
槍尾部切實抵於鎖骨以下、右大臂三角肌內側的肩窩處,身體右側與槍身在一直線上,在雙手握實槍的基礎上身體適當前跟,使肩窩與槍充分擠壓緊密,用整個身體承受武器後坐。
上體自然下塌,加大身體觸地麵積,最大限度地減少後坐力對命中精度的影響;由於瞄準基線升高帶來的貼腮不適應感,連長讓我自然貼腮,身體姿勢自然,瞄準線能自指向瞄準區中心。
我調整好姿勢,右眼通視覘孔、準星、目標,使覘孔中心、準星尖、目標點三點成一線。
連長看我調整的差不多了,示意我射擊,我調節好呼吸扣動扳機。
“砰!”
從覘孔裏看見子彈上了靶,保持著姿勢把後續的4發子彈擊發了出去。
射擊完畢後,我取回靶紙,營長和連長蹲在地上看著靶紙上的彈著孔。
“彈著點偏上了,調解下再射。”
我把準星往下調節了些再次壓入5發實彈再次射擊。
重新射擊後再次檢驗彈著點,這回差不多了。
把剩下的實彈壓入彈匣,把子彈袋的4個彈匣也拿了出來放在射擊位邊上,營長拿過步槍裝上彈匣趴在地上瞄準靶紙,先是點射了10發,後麵的10發直接調到連射模式一口氣打了出去。
我看著靶紙後方的土牆冒起的煙,心想:幸好擊針沒有問題,不然那個兵慘咯。
一個基數的實彈我就打了10發,剩下的全給營長和連長打光了。
背著步槍和營長連長走在回去的路上,心裏嘀咕著:過來是測試擊針有沒問題的,兩位首長倒好,我校好槍就沒我的事了,還要撿彈殼。
回到連部把槍架好,拿起裝彈殼的挎包和連長說了聲道裝備部還彈殼去了。
“試射的怎麼樣,擊針有問題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