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白馬義從(1 / 2)

熱血總是來得快,去得快,或許這是現代成年人的通病。

在衝入敵軍的一瞬間,李毅後悔自己衝得太前了。

沒有居高臨下的俯視,隻有一轉角就相逢的廝殺,在彼此的呼喝聲間,刀光伴隨血花閃爍。

李毅一劍刺穿烏桓騎兵的咽喉,抽出劍時,血腥味撲鼻迎來,有些血濺到他身上。

敵人痛苦而扭曲的表情是那麼難看。

沒有給他太多時間感歎,不知從哪裏射出一支黑羽箭直奔麵門,他揮劍蕩開,驚得一身冷汗,不再多想,專注於廝殺。

身為謀士,本該時刻保持冷靜,但在這樣刀鋒直麵的情況下,任何謀士都無法保持清醒頭腦,隻有竭盡全力地活下去。

和他吃力不一樣,張飛在這樣的戰場是如魚得水,片刻間,身上已經看不到一絲黑色,猩紅的血覆蓋全身,丈八蛇矛完全是被當做棍子使,呼地一下,撕裂人脖頸,腰腹,頭蓋骨。

張飛殺人,從不挑什麼要害,因為他打哪裏,都能夠讓人致命,壓根不需要挑。

戰得痛快,他還會發出如雷一般的怪叫,活脫脫從地獄闖出來的魔神。

別說是敵人,連自己人都怕他三分。

而關羽那種將殺人當做藝術一樣的快刀,就顯得優雅從容,令人心醉神迷。

托兩人的福,李毅麵臨的敵人會少一點,可放眼看去,旗幟翻卷在染紅的天空,黑壓壓的人群,盡是敵人。

完全看不見公孫瓚的部隊!

情況一點都沒好轉。

他們就像是衝入狼群的獅子,早晚都會被咬死。

隻是沒人有功夫去想這個問題。

除主帥劉備之外。

或許在鄉勇軍裏,他是唯一能保持冷靜思考的人。

在這個激烈的戰場,他心裏冷得和冰一樣,冥冥之中,有一種本能的直覺,在指引著他,那一條路能逃,咳,是殺出去!

劉備憑借對戰場的掌控力,能夠看穿敵軍薄弱之處,屢屢擊破。

一次兩次,還沒什麼人能看出作用。

四五次的時候,作用終於顯現。

敵軍的陣型亂了。

劉備敏銳抓住那一瞬機會,直擊最混亂的地方,一下子將敵軍鑿穿。

離開渾濁而又腥臭的空氣,迎麵刮來的清新夜風是那麼好聞,讓李毅渾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要張開了。

他發誓,這次過後,再也不親自上陣,坐在後麵優雅地指揮,才是謀士該幹的事情。

打打殺殺的野蠻活,交給不知疲倦的張飛就行。

劉備繞一個彎子,想要再殺回去。

忽聽沉重的號角聲在空中回蕩,先前還悍不畏死的烏桓騎兵一哄而散,騎馬逃向四麵八方。

劉備不顧疲憊,大喊道:“殺啊!”

李毅累得都不想動彈了,追殺敗軍也沒什麼危險,隻要小心別掉下馬,讓殺得興起的同伴踩死就行。

他一放鬆下來,覺得更累,這麼高強度的戰鬥,比起身體,對精神的負擔更大。

廝殺的時候還沒有感覺,隻有放鬆下來,那股疲倦才會如泥石流一樣滾滾而來。

馬蹄踏過地麵,濺起血花,他小心操控著戰馬,避免精神恍惚的自己被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