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樂、大快活,名字聽上去有一點近似,其實它們的真實關係更加微妙。
大家樂的創始人是羅開慕和叔父羅勝詳先生,他們當初是做粵式餐廳的。後來了解到歐美快餐店生意的經營模式後,大膽改革,於七二年開創了大家樂快餐店。
開始的時候並沒敢打中式快餐的招牌。一則中餐並不太適合快餐製;二則當時西式快餐在香江已有影響力,適宜借東風,不適宜正麵對抗。
因此大家樂剛開始的時候,將門店一劈兩半,樓上賣雲吞麵、牛腩粉;樓下賣薯條、可樂、漢堡、炸雞。
結果生意非常火爆,顧客大排長龍。
眼見於此,之前在大家樂做事的羅開富、羅開陽兄弟,就和他們的父親羅芳詳共同創辦了大快活,店址就設在大家樂的不遠處。
店址相近,服務雷同,食物雷同,連裝潢也相差不大,不知真相的民眾看到,還以為兩家是一家呢。
其實兩家公司的創始人,的確是一家人。
大快活的創辦人羅芳詳,跟大家樂的創辦人羅勝詳是親兄弟。他倆還有一位大哥羅桂詳,是香江大名鼎鼎的維他奶的老板。
而大家樂的另一位創始人羅開慕,就是羅桂詳的二兒子,跟大快活的創辦人羅開富、羅開陽是堂兄弟關係。
因此大家樂、大快活,根本就是一家人開得。
不過親兄弟,明算賬。雖然血緣上關係很近,但其實大家樂、大快活從一開始就是競爭關係。
最鮮明的例子是,大家樂把店開到哪兒,大快活就把店開到哪兒。大家樂的宣傳口號是【永遠一百分】,大快活的宣傳口號就是【大快活精神,挑戰無限分】。
不過大家樂因為入市早,發展早,早早打響了知名度,因此大快活盡管奮起直追,但是發展還是遜人一籌。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始終不及大家樂。
大家樂這次之所以邀請葉勁拍廣告,也是看到他在年輕人中間的人氣,希望他能夠吸引到更多年輕顧客。
畢竟快餐店的服務對象,基本就是忙於工作的年輕人,他們沒有時間好好吃飯,隻能吃快餐湊合。
而葉勁因為兩部電影大賣,如今在年輕人中的名氣很高,剛好與快餐店的服務對象重合。因此才邀請他為門店拍廣告。
……
大家樂為邀請葉勁拍廣告,開出了三萬港幣的片酬。
這在香江基本算是最高檔的價格了,也就少數幾人的報酬高過這個數。
“我可以為他們拍廣告。”葉勁向陳自強道。
他自己也去大家樂吃過飯,實話說味道還不錯。而且店麵幹淨整潔,不像某些茶餐廳,桌上的油垢有一寸厚,不墊張報紙都不敢挨著。
自己對大家樂的服務認可外,葉勁還知道為快餐店拍廣告,其實是一箭雙雕的好事。
第一雕,拍廣告賺錢,這是人所共知的;第二雕,廣告循環播出,對他也能起到宣傳作用。
“不過三萬港幣太少,我要求漲到二十萬港幣。”葉勁向陳自強道。
“三萬港幣已經不少了啊。蕭氏大牌明星拍一部戲,片酬也不過這個數字而已。”陳自強向葉勁勸道,“何況拍廣告跟拍戲不同。拍廣告輕輕鬆鬆,最多兩天就搞定。拍戲,短則半個月,長則一個月,還得累死累活,”
“這你就錯了。”葉勁聽他這麼說,擺擺手道,“電影最多播放一個月就下檔了,而廣告卻是要播整整一年。廣告費多付,是很正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