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點二十分。
鄒文淮親自主持開機儀式,並跟葉勁攜手一起切燒豬。
“新戲開機,大吉大利!”眾人也將手放在刀把上,一邊切一邊大聲喊道。
切完燒豬之後,鄒文淮、葉勁一起為攝影機揭蓋頭。
早期的攝影機都是膠片攝影機,容易出現機械故障,將膠片劃花。一旦劃花,整卷膠片就無用了,那場戲還要再重拍,費事費力又費錢。
也正因此,就使得攝影師格外迷信,開機之前要用紅布將攝影機蓋住鎮邪,拜完神之後才準許將紅布揭開。
除此之外,像鏡頭箱、墊腳箱,男藝人可以坐,女藝人絕對不能坐,這樣做也是為避邪。
拜神、上香、燒紙、切燒豬、揭蓋頭……一通開機儀式完成之後,《神打》這部戲也正式開機。
開機第一個鏡頭,通常選最易拍一場戲,一遍過,討個好彩頭!
在丁善喜導演的指導下,葉勁帶著林清霞從鏡頭前飛奔而過。
“OK,CUT!”丁善喜大聲喊道,第一個鏡頭順利完成,全場一起鼓掌祝賀。
……
拍完第一個鏡頭後,大家開始整理設備,一一裝車,下午時候,就要轉去新界取景了。
葉勁、林清霞、鄒文淮等幾位主創人員,則在這個時間一起接受記者們的訪問。
“葉先生,看您的這幅裝扮,新戲也會是民國時期的麼?”一位記者好奇地問道。
葉勁現在穿得是長衫、長褲,腳上踩著一雙布鞋,看上去的確是民國時期打扮。
葉勁點了點頭,“不錯,這部戲拍得也是民國時期。”
港人拍功夫戲比較鍾意拍民國時期。
一則俠以武犯禁。香江雖然沒有****,但卻也有電檢處。如果拍現代都市題材的動作戲,很有可能過不了電檢處的審核。事實上,當時港片中都不允許隨便拍跟警方有關的戲,唯恐被影射攻擊。
二則南洋華人觀眾對於清朝普遍不滿,認為【辮子】就是屈辱的象征,因此當時的港片幾乎不拍清朝戲,即便拍正麵人物也不會留辮子。
比如成龍主演的《蛇形刁手》、《笑拳怪招》、《師弟出馬》等幾部電影中,雖然都是清朝時期的事,但是成龍、袁小沺、石堅等人都沒留辮子。倒是反派像鷹爪門掌門上官逸雲,清廷英犬任天化等都留著一頭辮子。
不過,南洋觀眾隨著新陳代謝,年輕一輩的觀念也在改變。像張澈執導的《大海盜》、《刺馬》等辮子戲,在南洋一帶上映時,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
眼見於此,電影公司對【辮子戲】的禁令漸漸放開。據說蕭氏影業已經應大導演李瀚詳的請求,準許他拍攝清宮戲《慈禧傳》了。
……
“葉先生,您這部電影的名字叫什麼呢?”記者又好奇地問道。
“這部電影暫取名為《神拳小子》。”葉勁笑道。
因為連著兩部電影成功,現在葉勁已經是各大電影公司爭相模仿的對象。
據葉勁所知,現在香江就有好幾家電影公司跟風拍《醉拳》。它們的電影所取得名字,跟《醉拳》非常相近。
比如有叫《醉拳小子》的,有叫《醉拳宗師》的,有叫《少年黃飛鴻之醉拳的》,有叫《醉貓》的……遍地都是李鬼。
也因此為了防止他們蹭熱度,葉勁就先不把電影名字說出來。免得其他公司望文生義,跟風拍一部戲,然後跟葉勁的電影同期上映,分薄他的票房。
……
“葉先生,這部戲聽說您也是製片人?”記者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