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吳導現在怎麼樣?”葉勁好奇的問道。
去年,他離開吳思源之後,吳思源就改捧黃遠申和梁小龍了。
葉勁知道,吳思源投資拍了兩部電影,一部是《南北醉拳》,一部是《南拳北腿》,兩部電影票房都不俗。
其中《南北醉拳》因為打著《醉拳》續作的名號,還賣了兩百八十五萬港幣,讓梁小龍、黃遠申都成了紅星。
“還不錯,不過他今年投拍的《羅馬大綁票》,賠了大概有八十萬港幣吧。”趙雅芷解釋道。
《羅馬大綁票》是吳思源特地跑羅馬取景拍攝的,意在打造國際化大片的質感,就像李小龍去羅馬拍《猛龍過江》一樣。
隻不過,主演梁小龍沒有李小龍那麼受捧,《羅馬大綁票》雖然故事還不錯,但奈何演員的觀眾緣有差距。
因此,投資八十五萬港幣拍攝的《羅馬大綁票》,上映之後票房隻拿到了十五萬港幣,虧了一大筆錢。
“沒關係,吳導很聰明,一時挫折算不了什麼。”葉勁擺擺手笑道。
趙雅芷點了點頭。
……
二十天後,《龍威小子》的後期製作完成,正式進入發行階段。
這部電影的發行是交由華納影業負責,葉勁先期墊付五十萬美元發行費用,包括電影宣傳費、拷貝製作費等。
為了防止華納影業像坑嘉和一樣坑自己,葉勁還專門聘請了會計師,對相關賬目進行監督,務求保障自己的利益。
雖然這樣做,也未必鬥得過華納這樣的老狐狸,但起碼能夠讓對方收斂一些,多給自己留點飯吃。
七零年代,電影發行,不像前世那麼大規模,動輒全國甚至全球同步上映。
七零年代,好萊塢電影都是先在一小片區域上映,等票房、口碑起來之後,再慢慢擴展到其他區域。
這樣做的好處是成本低。
一是小規模上映,不需要太多宣傳經費和發行成本。
二是如果電影票房、口碑反響不佳,發行商就會終止後麵的宣傳推廣,避免繼續虧損。
華納影業發行《龍威小子》也是如此。
它準備先在洛杉磯地區發行。如果口碑反響好的話,再擴展至整個加州。如果票房不錯的話,再擴展至周邊幾個州,並最終擴展至全亞美利加。
葉勁雖然曉得大規模發行,才最賺錢。就像《複仇者聯盟4》一樣,全球發行,才能拿到最好的票房成績。
但他現在人微言輕,在發行方麵,根本就說不上話。再加上,全球發行,成本實在太過高昂,也不是他能墊付得起的。
所以這些話他也隻能埋在心裏,什麼人都沒敢提。
……
華納影業在正式發行之前,先舉辦了一場試映會。
邀請影評家、傳媒記者和熱心影迷前來觀影,看看他們的意見究竟如何。
這種方式,類似於香江電影界的【午夜場試映】製度。不過實話說,人家的試映會要更專業。
每位觀眾都是精心挑選的,影評家代表的是專業人士的意見;傳媒記者代表的是傳媒界的意見;熱心影迷也分多個階層。有藍領、白領、金領等,務求精準把握各個階層觀眾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