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好萊塢收獲一大堆恭喜之外,葉勁還接到了香江那邊的電話,也是一片恭喜之聲。
“阿勁,了不起啊!三千五百萬美元,已經超過李小龍了。”鄒文淮笑著說道。
“謝謝鄒先生誇獎。”葉勁笑道,“我能進好萊塢,還要多謝您的鋪路。”
“不必客氣。”鄒文淮笑道,“什麼時候回香江啊,我幫你準備慶功宴。”
“暫時還不能回去。”葉勁一聽,解釋道,“我在這邊還投資了另一部電影,馬上就要殺青。”
“阿勁,你該不會不回來了吧?”鄒文淮一聽,擔心地問道。
如果葉勁一去不回,嘉和的損失可慘了,完全沾不到他的光了。
“怎麼會呢,鄒先生。我忙完這部電影後,就會回到香江去了。”葉勁笑道,“咱們可是簽了五年合約呢,我不會失信於人的。”
“那就好,那就好。”鄒文淮一聽,方才點點頭,轉憂為喜。
葉勁心裏清楚鄒文淮在擔心什麼,無非擔心自己留在好萊塢發展,嘉和就沾不到自己的光了。
其實他這純屬是杞人憂天。
哪怕沒有合約的束縛,葉勁也不會放棄香江乃至東亞市場的。因為這裏是他的基本盤,大後方,戰略意義非常重要。
除非葉勁在好萊塢成為巨頭,根深蒂固,擁有了第二個穩固的基本盤,香江的位置才有可能下降。
為了打消鄒文淮的疑慮,葉勁特地給香江發了兩份劇本。
一部是給洪金寳的。他的《肥龍過江》上映之後,票房一百八十六萬港幣。相比九十萬港幣的製作成本,隻能說是勉強過關而已。
因此葉勁給他一部《搏命單刀奪命槍》。這部電影當年上映時取得近三百萬港幣票房,位列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九位,也是香江功夫片的優秀之作。
另一部是給成龍的《一招半式闖江湖》。這部電影是成龍七零年代的試水之作,是他第一次嚐試諧趣功夫片,其實比他拍《蛇形刁手》、《醉拳》還要早些。
那時候,導演羅唯簽了成龍之後,捧他拍了《新精武門》、《飛渡卷雲山》、《風雨雙流星》、《劍花煙雨江南》等電影,但無奈成龍就是不紅。
意興闌珊的羅唯因此放權,由年輕導演陳誌華擔任導演,同成龍一起拍《少林木人巷》(也是蹭大導演張澈的熱度)。
因為同是年輕人,因此陳誌華、成龍非常合得來。兩人準備另辟蹊徑,一改功夫片【苦大仇深】、【嚴肅緊張】的風格,改以詼諧幽默的風格來加強娛樂性。
但可惜這一想法被羅唯識破,使得他們隻得铩羽而歸,隻得遵照羅唯的指示,中規中矩的把《少林木人巷》拍完。
但中規中矩的《少林木人巷》並沒有火。因此在合作第二部《一招半式闖江湖》時,成龍和陳誌華就瞞著羅唯,冒著風險,在電影中加入了大量搞笑橋段。
結果電影拍完之後,羅唯認為太無厘頭,於是把電影給雪藏了起來。直到兩年後,成龍借《蛇形刁手》、《醉拳》大火,羅唯才趁著熱度把《一招半式闖江湖》拿了出來,賺了一百五十多萬港幣。
其實如果不是他古板,【諧趣功夫片宗師】這個頭銜,就是他的了。可惜他不識時務,讓吳思源、袁禾平兩個小輩撿了便宜。真是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