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演員造型跟他們的服裝一樣,基本都是亂來的。
拍清朝時期的戲,演員也不留辮子,而是披頭散發。至於唐宋元明的服裝更是不分,隻要是古裝就一律通用。
因此常看到明朝的俠客穿著唐朝的服裝,清朝的俠女留著現代的空氣劉海……總之,是非常不嚴謹。
這種不嚴謹,在七零年代的觀眾看來,算不上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大家依舊看得十分歡樂。
但葉勁希望《方世玉》可以好好拍攝,盡量完美。這樣到十年、二十年後,還能夠看入眼,所以造型方麵盡量考究些。
為此,葉勁還準備讓片中所有演員剃光頭,這樣才好戴頭套粘辮子。
不然的話,就好像臺灣九零年代的清廷戲一樣,男演員都是不剃頭光梳辮子,看起來多少有些不倫不類。
……
“葉先生,您真要剃光頭啊?”陳自強見他要把頭發剃掉,連忙阻止道,“剃光頭不好的,不吉利的。”
香江人都比較迷信,認為見到和尚、尼姑就要倒黴。之後大而化之,就連見到有人光頭也覺得晦氣。
成龍、元飆、洪金寳等人在戲校學戲的時候,因為勾臉要從【月亮門】起,所有為了方便都剃成光頭,為此總挨別人的欺負,所以經常跟人家打架。
“哪有那麼多說道。”葉勁一聽,撇撇嘴道。
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內地就沒有這樣的規矩。
而且話說回來,在內地做和尚還是一件好差事呢。
豈不聞有那麼一句話,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裏有個老和尚。老和尚坐在廟門口,一邊曬太陽,一邊賣門票。
葉勁當初就想過找廟出家當和尚。後來才知道當和尚,至少需要大學文憑。他頂多算是中專畢業,連做和尚都不夠資格。
“剃!”葉勁向發型師道。
老板都發話了,發型師自然不敢怠慢。當機立斷,就把葉勁的頭發給剃了。
雖然剃成了光頭,但葉勁的頭型不錯。所謂人美在骨不在皮!所以看起來其實還是挺帥的。
不像某些流量小鮮肉,離了劉海就活不了了。
“嗯,還不錯嘛。”葉勁照著鏡子打量自己道。
有了葉勁帶頭,其他演員自然不好推脫。
因此像樊梅笙、陳龍、朱江、董瑋、鄭邵秋等人,也都陸續將頭剃了。
使得劇組裏一下多了好多禿瓢兒。
……
鄧儷君在無線台錄完影之後,打電話約葉勁出來吃飯。
一見麵,她就驚訝的問道,“葉先生,您的頭發怎麼沒了?”
葉勁之前是一頭披頭士一般的秀發,烏黑油亮,讓身為女性的她都有些妒忌。
但現在,葉勁頭上卻是光禿禿的,連一根頭發都沒有了。
“噢,因為這部電影是清朝的戲,所以為了盡可能還原曆史,就把頭發都給剃了。”葉勁解釋道。
“哇,那你的犧牲也太大了吧。”鄧儷君一聽,驚訝的道。
頭發就是女人的第二生命。如果有人要動她的頭發,那還不如先幫她殺了。
“我看張澈導演去年拍的《刺馬》,隻是把頭發梳成了辮子而已啊。”她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