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的大賣,讓之前不看好它的好萊塢巨頭們,處境變得十分尷尬。
他們不看好的電影,現在單日票房過千萬美元,十天之內票房就已經過億美元。這樣的成績,比七五年上映的《大白鯊》還恐怖。
民眾們簡直愛死這部電影了。有個年輕人十天之內,連續看了三十遍都沒看膩。
而之前無人問津的《星球大戰》周邊,如激光劍、帝國士兵玩偶、黑暗爵士頭盔、殲星艦模型等等,現在都成了人人哄搶的香餑餑。
聖誕節還有兩個多月時間,《星球大戰》玩具,已經被列入聖誕最佳禮品推薦,未來銷量還將迎來大高潮。
《星球大戰》取得的成就越高,那些好萊塢巨頭們臉就越疼。
……
而媒體也喜歡落井下石。《洛杉磯時報》就綜合內部消息人士的爆料,將《星球大戰》發行前前後後的事情,全部報道了出來。
其中就包括《星球大戰》第一次推銷時,被好萊塢五大巨頭拒之門外;第二次捆綁銷售的時候,又被幾大巨頭嫌棄的事情。
即使是拿下發行權的哥倫比亞影業,也受到了《洛杉磯時報》的奚落。因為它擔心《星球大戰》賠錢,所以讓葉勁出一半宣傳費,代價是犧牲了百分之十的票房分成。
如此一來,《星球大戰》票房越高,它損失就越慘重。僅從現在的一億美元票房來看,它就少賺了一千萬美元。
……
這篇報道刊出之後,好萊塢五大巨頭,幾乎都成了笑話。
高層眼瞎、主管無能、體製僵化、觀念陳腐,肥豬拱門居然還給打跑了,直接損失以億美元計算,而間接損失更多。
比如五大巨頭的股價,在報道刊出之後,平均暴跌近百分之五。
尤其福克斯影業,原本經營狀況就欠佳,出了這檔負麵新聞之後,它的股價跌得就更厲害了。
因為報道裏說了,《星球大戰》原本是應該是由它投資並發行的。但可惜的是,關鍵時刻,它並沒有抓住機會,由此造成了數以億計的巨大損失。
再加上股價的暴跌,市值的蒸發,使得福克斯影業總得損失,可能達到四億美元左右。天可憐見,福克斯的市值也不過十億美元。這對早已步履維艱的福克斯,自然是個噩耗。
福克斯幕後的金主,對公司高層的這種表現十分不滿,於兩個月後正式炒掉福克斯CEO、執行官、發行部經理、製片部經理等諸多高層,基本等於是將福克斯影業連根拔起。
而福克斯的動蕩,也引發了好萊塢的高層震蕩。
像哥倫比亞影業、華納影業、環球影業、派拉蒙影業等公司高層多有被炒魷魚的。據統計,在這波風潮中受到牽連的,多達四百五十餘位,半個好萊塢都因此來了個大換臉。
這波動蕩,因為是由《龍威小子2》、《奪寶奇兵》及《星球大戰》而起,而這三部電影都是由葉勁投資的,所以葉勁又被媒體冠上了【好萊塢動蕩者】的名號。
……
《星球大戰》的大賣,讓葉勁、哈裏森·福特和喬治·盧卡斯都長出了一口氣。
實話說,這口氣他們從年頭憋到年尾,也實在憋得夠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