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授!”
這時候張勝傑跳了出來,指指點點道:“還嫌事情鬧得不夠大嗎?”
一直以來,許多人對他們的工作都抱有諸多意見,好的沒有,誤解倒是不少:
“災害來不來你們都監測不到,有什麼用?”
“什麼?隻能提前預警3-5秒?還不是預測,那有什麼用,5秒都不夠我穿鞋。”
“那裏就是吃閑飯的地方,養尊處優著一群不知道什麼人。”
“屁事不幹,各地監測台站倒是不少。”
自然而然的,在實驗所眾多部門中,他們成了最閑,也是最讓人眼紅的那批人。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除了監測災害,他們在其他領域也大顯神通,比如對建築的健康檢測及監測,單這一項工作,就已經保障了數千萬人的安危。
建築健康檢測達標,猶如員工的上崗證,沒有它,橋梁不可通車,水核電兩站不可貿然作業。
若是振動標準不達標,橋梁則會與通過的高鐵產生共振,後果不堪設想。
除此之外,所有房屋的結構也必須達到抗災害標準,這些標準乃至評判,都需要他們出力。
近期的尼泊爾地震,所有人都見識到東國地震救援隊的專業,也引發各國人民點讚。
但很多人並不知曉,熒幕上的英雄,就是某些人口中那些吃閑飯的部門培養訓練出來的。
如今的安穩,都是許多老學者們默默研究了一輩子換來的太平盛世,誤解不重要,誤傷他們那顆對待崗位虔誠的心,才最傷人。
關於這些誤解,孫忠平早就見慣不怪,他潛心幾十載,不問名利,總是說國泰民安就是他這輩子最大的驕傲。
“對了,差點忘記讓你順便通知後勤服務中心,這次地震,可能會引起恐慌。”
小伍陷入兩難,不知聽誰的意見好,他好不容易在深山野林的台站熬出來,要是得罪了上級,肯定吃不了兜著走。
“一個小神經,一個老糊塗,毀了江寧全部人的美好早晨!”
這個點,仍然沒有收到任何確切數據,更別說監測到震感的波動
此時此刻,門口的媒體朋友們翹首期盼,等著看笑話。
頭回事故還能打個圓場勉強蒙混過關,若再次啟動警報,怕是地震沒來,這棟大樓就先被外麵的人夷為平地。
“可即便是發出第二次警報,他們也不會相信啊。”李遠長顯得有些猶豫,貿然行動造成的後果對這裏所有人來說,都屬於毀滅性打擊。
“是你蠢還是當我傻,雖然老拙我年事已高,群發短信還是知道的,不是你提醒還真差點搞忘了,上了年紀就是沒辦法,總是丟三落四,小伍,記下來,群發短信。”
張勝傑正想發難,卻瞥見李遠長如冰的眼神,當下便退了回去。
“老先生,您是專業的,你需要什麼,我們全體人員照吩咐做,絕不說半個不字。”李遠長認為,第一次警報是因為江瀾貪玩,而這次,是孫忠平以多年經驗,再結合科學依據做出的判斷,兩次報警沒有任何關聯,前後純屬巧合罷了。
“老拙就想按個按鈕!”
這一次小伍沒有多想,快步走向中控台,錄入指紋點擊發送確認一氣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