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來,江瀾都沉浸在學習當中。
不是圖書館就是宿舍飯堂,三點一線。
至於課室,江瀾在那裏已經獲取不到任何經驗,自然不會浪費光陰。
況且風雨舟也點頭,準許他在圖書館做個安靜的掃地僧。
新聞風波過後,東國名牌大學的offer蜂擁而至,很多人還在為高考奮鬥時,江瀾已經在糾結選擇哪所大學了。
而錄取專業上,也是五花八門。
京都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專業、東國地質大學地質工程專業、東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專業、東國體育大學傳統武術專業......
閉關多日來,江瀾終於頓悟到,其實大多數學習是可以分為兩種模式。
它們是“溺水模式”與“姓愛模式”。
前者,也是大多數東國學子的學習模式,他們隻盼高考結束那天,可以從痛苦中解脫,看漫天飛舞的書本紙屑。
而“姓愛模式”,則屬於快樂學習,他們將學習當作興趣愛好,可以像通宵上網那樣瘋狂。
當然也會累,但僅僅限於生理上的疲憊,內心依然快樂。
所以,學神隻有可能餓,也絕不會說累。
現在的江瀾就是如此,他從來沒覺得,自己手上這本《批判性思維工具》,竟然比擼啊擼的登錄界麵更具吸引力。
老實說,放在以前,這本書看名字就沒有讀下去的欲望,更別說翻開鑽研到忘我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風雨舟打底,還是鍾兆平的光環關係,漸漸地,江瀾開始掌握一目三行的本事,匆匆看一眼前句,就已經猜到下句的結論。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悄無聲息中,係統懸浮框上的“邏輯推理”進度已來到(10/10)。
江瀾絲毫沒有察覺,依舊沉浸在書海。
學習狂人的眼中沒有下課,用知識SLAY全場,哪怕沒人給他鼓掌。
“啪啪!”
直到聽見身後有人拍掌,江瀾才從學神狀態脫離出來。
“小子,不錯嘛,這是第幾本了?”風雨舟滿麵春風走來,身後還站著提著飯盒的劉偉。
“老江,快試試我爸的新菜。”等劉偉走近,才發現書桌上根本沒有擱置飯盒的餘地,除了書,還是...書。
“我...靠,這些你都看完了?”
附中的圖書館很小,圖書類別也不多,大部分書籍都來自五湖四海的愛心捐贈,有這麼多關於邏輯學的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務主任風雨舟的幫助。
“小子,明天想看什麼,告訴老師。”任教這麼多年,風雨舟還是頭一回看到看書看到如此癲狂的學生。
“要是能住在這裏就好了。”放下手中的書,江瀾有種念念不舍的感覺。
“這可不行,下午6點半必須關門,書你可以拿回宿舍去看,人不能留下。”雖說附中圖書館偏小,但不乏初中部與高一高二的學弟學妹們前來借書。
將一次性筷子當作書簽塞進書裏,江瀾失望地看了眼牆上的鍾,已經6點35分了。
這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如同上網到了下機時間,還不能再加錢那種。
拍了拍江瀾肩膀,風雨舟笑著說:“這幾天你都掉書堆裏了,也沒留意新聞,那個造謠的幕後黑手方春雨,或將麵臨8年監禁,都不用你出庭,全東國司法大學的老前輩們都爭先恐後地打電話給我,說要替無名英雄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