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荒山沒有太陡峭的地方,從山腳的石灘往上爬並不難,對於王林和劉義這種經驗十足的登山者探險家來,更是信手捏來如履平地的菜!
大約隻用了十來分鍾吧,兩人三腳兩步爬到了那個石坑當中,站在其中臉不紅氣不喘,就跟遛彎沒什麼區別。
王林來在這裏,打口袋裏拿出隨身的狼眼手電,隨便在腳旁撿了塊石頭,連同手電一起遞給了老劉。
老劉按亮手電去照那塊石頭,發現這石頭裏麵根本就不透光,無論怎麼調整手電的光照強度,那石頭上也隻不過是石皮表麵範點白色光點!
王林這才解釋:“這種石頭的特點就是瓷實,同體積的玉白岩和玉石原料放在一起,前者的重量幾乎是後者的兩倍,這是因為這種石頭本身的質地和密度非常高所導致的,所以一般有著如此高密度的岩石,是不大可能形成玉化現象的!”
劉義道:“這麼,此山當中是絕對不可能有玉石嘍?”
“至少常見的玉石礦不會出現在這種岩石形成的山體之中!”
“那很久之前來這裏開采的人又是為了什麼呢?”
“我怎麼知道!”王林聳肩攤手,“如果不是你,我甚至連這裏的石頭是玉白石、更夠染布調色的特點都不會想到,更別我沒趕上當年的那件事了!”
劉義徹底不明白了,皺著眉頭嘟囔,“如果這些山岩的作用隻有咱們知曉的染坊才會用到,那也沒必要繞到山後麵來采石頭吧,而且還爬的這麼高!可要采石頭的人不是為了開染坊,那這座山上的石頭就更沒多大用處了!誰會這麼費勁繞到山背後,並且爬到很高的位置采一些沒用的石頭呢?”
“你這話算是問在點子上了!”王林站在石坑當中,任風吹拂他的鬢角長發,看似無比帥氣高深的樣子,得意道:“有句古話過,石中求寶玉,三錘定一山。這句話的意思,感覺一座山裏存在玉礦,那邊隻能靠著運氣來巨錘敲山,如果連續敲了三錘都沒能敲下一塊形似山形的石頭,那邊明自己的運氣不佳,即便山裏有礦也帶不走!隻不過到了後來就沒人再用錘子了,而是采取比較粗暴的辦法,直接炸山,得到更多的碎石,來判定自己的運氣好壞!”
到這,王林指了指腳下,又道:“這裏背蔭,高達數十丈有餘,靠近山頂的山岩本身就比山座的岩石更脆,所以這裏變成了炸取無數碎石的所在!其次就是此處下方的野湖,寬有百米,完全能夠阻隔碎石掉落下去的衝擊力,順便還能將岩石收集在湖內,便與開采礦石的人去一一篩選和檢驗!”
王林的這般解釋沒錯,古代確實有三錘定一山的傳聞,隻是很少有人這麼做,總覺得不靠譜也不甘心!
尤其是得不到炸山之後的特型岩石,那就更讓采礦者信心大失,搞不好還會起到反作用,所以這個辦法被大多數缺成玩笑,最多走個過場,派人提前準備好一塊岩石,趁著炸山之際丟到特定的範圍中!
別看後來的很多人都用這種掩耳盜鈴的辦法獲取安心之感,但在當時的時代中,無疑不是穩定人心的絕好對策,更何況此舉之後,可以繼續對一座山進行檢測和開采,而且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