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店開業當天毫無疑問生意大火。雖然明縣人口比登縣少,但隻有那麼一個火鍋店,自然每天也是人滿為患。
季菀翻看著賬簿,如今兩家火鍋店加起來,每天最高的盈利將近一百兩。但她知道,不是每天都能有這樣好的生意,必然夏季炎熱之時,就不適合吃湯鍋。
她之所以這麼急切的開分店,就是因為知道這是火鍋的旺季。等招牌打出去了,火鍋深入人心了,以後她無論去哪兒開分店,都容易多了。
這幾個月來,但靠火鍋店,她已賺了近兩千兩。
去年賣醬板鴨和臘腸臘肉,賺了差不多有一萬兩,再加上去年一整年賣炸鮮奶、沙琪瑪、山楂糕和山楂片,以及賣給齊糾的菜方子收入,已有一萬五千多兩。這些都隻是做買賣賺的。
陛下賞賜的那些金銀珠寶加起來,可比她的家底多多了。
隻可惜,不能典當。
不過季菀還是很滿足,一年多前他們家還住在青磚瓦房裏,她和妹妹擠一張床,如今已住進了三進的大宅子。雖然要搬走了,周家…聽陸非離的口氣,那應該是頂級豪門世家。
自己那點身家,完全不夠看。
哎!
其實季菀心裏還是有些惆悵,這段時間,她向長福打聽了周家的內部情況。
周老太師,也就是她的太祖父,今年就會致仕。膝下三個兒子,除了她的外祖父,還有兩個叔公。但早在老太夫人去世後三年,周長儒娶妻後,老太師就親自主持分了家。
周家四代同堂,人口也不少。
她外祖父一生隻有兩個兒子,長子就是周長儒,還有個庶子。周長儒有一妻三妾,膝下五個孩子。兩男三女,其中長子和長女都是正室夫人程氏所出,其餘三個都是庶出。庶子周長清,則隻有一妻兩妾,膝下也是五個孩子。一個嫡出,四個庶出。
這十個孩子中,最大的才八歲,最小的還不到兩歲。
如今掌著府中中饋的,自然是程氏,據說是個十分賢德的女子。
可那麼一個大家庭,人口複雜,尤其女人孩子多,住在後院裏,肯定會有矛盾摩擦。
尤其母親怎麼說都是外嫁的女兒,即便能夠重回族譜,帶著子女回去,不可能得到周家上上所有人的肯定。所以季菀早早叮囑妹妹,到了周家後,要低調謹慎,不可張揚,別讓母親難做。
至於弟弟季珩,素來乖巧聽話,凡是母親姐姐叮囑的,他都會牢牢記在心裏。
原本季菀和母親都打算今年送弟弟去上私塾,如今要搬去周家了,將來大概也是和周家的那些姑娘少爺們一起讀書。
也就是說,自己這個大表姑娘,也得跟著一塊兒學。
最可怕的是,周家是清貴世家,肯定是不會允許族中子女在外做生意的。
每每想到這個,季菀就覺得憋屈。思慮再三,她找到母親,把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娘,我們以後是要一直住在周家嗎?”
按理說,越是世家貴族,越是不能收容外嫁的女兒才是。暫住沒問題,常住的話,怕是還是有些不妥。
周氏沉默半晌,道:“我是已被劃出族譜的人,即便祖父父親同意讓我重上族譜,族中其他人卻也未必答應。畢竟已過了十多年,你們這一輩的孩子,堂親表親,嫡庶子女,加起來都有二三十個人。要加我的名字,後頭的就得先毀掉,再重上族譜。這對他們來說,是個汙點。這些,祖父和父親自是明白的。所以我們此次回京,應是以親戚的關係住進周家。既非本家,自不能常住。”
她摸摸女兒的頭,輕聲道:“我已在信中告知你舅舅,讓他幫我們在京城內城買一座宅子。等祭拜過你太祖母,咱們就搬出來單獨住。”
對外說是親戚,但京城有頭有臉的,多少都心知肚明。所以,周家還是能作為他們的靠山。她便再也不用擔心女兒因為容色太過,而落入歹人手中。